這天氣熱得人頭昏腦脹,走一趟傳統市場,目光立刻被菜攤上鮮翠欲滴的皇宮菜給抓住了(也叫落葵或龍鳳菜的那個)。那肥厚的葉片、嫩綠的色澤,彷彿在對我招手:「帶我回家吧!」說真的,這種黏滑口感的菜,愛的人超愛,怕的人乾脆不碰,我就是那個愛到不行的人!尤其是天氣熱沒胃口時,煮一碗清爽的皇宮菜料理,那股滑溜順喉的感覺,整個人都舒服起來了。你們知道嗎?這種菜對身體超好的,尤其夏天流汗多,它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正好補充體力。今天就來分享幾道我壓箱底的皇宮菜料理做法,簡單到連新手都絕對能成功,保證讓你家餐桌立刻升級!
目錄
認識我們的好朋友:皇宮菜
先別急著下鍋,認識手上的食材最重要。每次買皇宮菜,我都會特別注意葉片要完整、顏色要鮮綠、莖部捏起來得脆嫩,絕對不能軟啪啪或黃黃黑黑的(那種買回家煮了口感差超多,還會帶點苦味)。那股特有的黏液(多糖體),就是它營養豐富的證明啦!
皇宮菜營養成分亮點表 (每100克含量) | |
---|---|
維生素A | 豐富 β-胡蘿蔔素 |
維生素C | 抗氧化高手 |
鈣質 | 骨骼好朋友 |
鐵質 | 補血好幫手 |
膳食纖維 | 腸道清道夫 |
黏滑多醣體 | 顧胃好夥伴 |
經典不敗:蒜香清炒皇宮菜
這道絕對是皇宮菜料理的入門必修課!簡單快速,最能吃出皇宮菜的原味清甜。
食譜
夏天最怕油膩,這道清炒保留菜的原味,吃膩了大魚大肉,來盤這個剛剛好。
食材
- 新鮮皇宮菜:1大把 (約300克,挑嫩葉多的部位)
- 大蒜:3-4瓣 (喜歡蒜味重的可以多放,拍碎或切片都行)
- 食用油:1大匙 (我用苦茶油或一般沙拉油)
- 鹽:適量 (約1/4~1/2小匙,看個人口味調整)
- 米酒:1小匙 (重點!去澀味提香氣,千萬別省)
- 水:少許 (約2大匙,幫助快速炒熟)
做法
- 處理皇宮菜: 皇宮菜仔細洗淨(那些凹槽容易藏泥沙),瀝乾或用廚房紙巾稍微吸乾水分。將粗梗和嫩葉分開,粗梗可以稍微切短一點(比較快熟)。記得一定要瀝乾,不然下鍋會像炸彈一樣噴油!
- 爆香蒜頭: 鍋子燒熱,倒入食用油,轉中火先爆香蒜片或蒜末(注意別燒焦了,焦了會苦)。
- 先炒粗梗: 把皇宮菜較粗的梗先丟入鍋中,翻炒個10秒鐘左右(讓梗先接觸熱鍋)。
- 投入嫩葉快手拌炒: 立刻放入嫩葉部分,轉大火快速翻炒(鍋氣很重要!),沿鍋邊嗆入那一小匙米酒(嗤~一聲香氣就出來了)。
- 調味加水: 加入鹽和少許水(大概兩湯匙就好),繼續快速拌炒。說實話,我個人不喜歡煮得太爛,看到菜葉都變軟、顏色轉深綠就可以準備起鍋了(大概再炒個30秒到1分鐘)。
- 盛盤上桌: 炒好的菜立刻盛盤,翠綠油亮的模樣看起來就開胃!熱熱吃最能嘗到那份滑嫩口感。
💡 我的小撇步: 動作一定要快!從下葉子到起鍋最好在一分鐘內搞定(除非你買到很老的菜),這樣顏色才漂亮,口感也最嫩。米酒真的很關鍵,能有效去除那股有些人害怕的土味或澀味。
♨️暖心滋味:麻油薑片皇宮菜湯
這款皇宮菜料理是我的心頭好,特別是身體微恙或手腳冰冷時,喝上一碗,從胃裡暖到心裡。麻油和薑片與滑嫩的皇宮菜簡直是絕配!但老實說,這湯不能久放,放久了菜會變得過於軟爛,口感就差很多了。
食譜
這湯品看似簡單,但麻油香氣和薑片的微辛,搭配皇宮菜的滑溜,喝一碗全身都暖了。
食材
- 新鮮皇宮菜:1大把 (約250克)
- 老薑:1小塊 (約拇指大小,切薄片)
- 黑麻油:1.5大匙 (好的純麻油香氣差很多)
- 水或高湯:約600ml (雞高湯味道更豐厚,但清水也行)
- 鹽:適量 (約1/2小匙,自行調整)
- 米酒:1大匙 (可不加,但加了更有層次)
- 枸杞:少許 (點綴用,可省略)
做法
- 備料: 皇宮菜洗淨、瀝乾備用(重點:瀝乾才不會稀釋湯頭)。薑洗淨切薄片。
- 煸香薑片: 取一個湯鍋或深鍋,倒入黑麻油,用”小火”慢慢煸香薑片(要有耐心,煸到薑片邊緣有點捲曲、乾乾的,香氣才會完全釋放)。麻油絕對不能大火,會變苦!
- 加水煮滾: 小心地加入水或高湯(小心油爆!),轉中大火煮滾。這時可以加入米酒(若使用)。
- 下皇宮菜: 湯滾後,放入洗好的皇宮菜。稍微用鍋鏟壓一下讓菜浸入湯中。
- 煮熟調味: 煮到皇宮菜變軟(大約2-3分鐘,看喜歡的軟硬度),加入鹽調味。
- 起鍋點綴: 關火,撒上枸杞(若使用),即可趁熱享用。我習慣一次喝完,千萬別放過夜,菜會糊掉變得不好吃。
🔥 我的暖心時刻: 這湯的精髓在於麻油煸薑的火候要夠(但要小心別焦掉)。湯頭帶著麻油溫潤的香氣和薑的微辛,配上滑溜的皇宮菜,喝起來真的很舒服。冬天寒流來襲時,這碗皇宮菜料理絕對是驅寒首選!記得湯不用太多,重點在喝它的精華。
🤔 皇宮菜怎麼挑?怎麼儲存?懶人包一次看
皇宮菜這麼好,但買回家不會處理,或是放壞了真的很浪費。分享一下我多年的實戰經驗:
✨ 皇宮菜選購儲存終極指南 ✨ | |||
---|---|---|---|
專案 | 最佳狀態 (👍) | NG狀態 (👎) | 我的處理建議 |
葉片 | 翠綠完整、厚實有彈性、無水傷或枯黃 | 葉片萎軟、顏色暗淡、黃葉多、破損嚴重 | 看到NG直接跳過! |
莖部 | 嫩脆易折斷 (輕輕彎折應該有清脆感) | 木質化嚴重、粗硬難折、纖維感重 | 買回家發現莖太老?記得先撕掉老筋或削皮再煮。 |
氣味 | 新鮮青草味 | 有怪味、酸味或腐敗味 | 有異味絕對不要買! |
清洗 | 流水仔細沖洗葉片正反面 & 梗部凹槽 | 隨便沖沖了事 | 這菜超會藏沙!梗的凹槽處務必搓洗乾淨。 |
瀝乾 | 徹底瀝乾或用蔬果脫水器、廚房紙巾吸乾 | 濕答答直接下鍋 | 沒瀝乾炒起來會水水的爛爛的,湯汁太多難吃。 |
短期儲存 | 洗淨瀝乾後,裝入有打洞的保鮮袋或鋪廚房紙巾的保鮮盒,冷藏蔬菜室 (約3天) | 整把濕濕的直接塞冰箱 | 打洞透氣超重要,不然容易爛!沒打洞的袋子我會故意不封緊。 |
長期儲存 | 汆燙30秒 > 冰水冷卻 > 擠乾水分 > 分裝冷凍 (可放1個月) | 生菜直接冷凍 | 冷凍後口感會軟一點,適合煮湯或燴煮。做餡料也好用! |
💔 我的失敗經驗談: 以前貪便宜買過一大把特價皇宮菜,結果裡面夾雜好多老梗和黃葉,回家挑得好累,煮出來口感也差強人意。自此之後我寧願多花一點錢,也要挑品質好的,省事又好吃。另外,真的!真的!真的要瀝乾!我有次偷懶沒瀝很乾就下鍋炒,整盤菜水汪汪的,軟爛又沒鍋氣,超級失敗(老公還很給面子地吃完了,但我自己都嫌棄)。
🥚 濃鬱滑順:金沙鹹蛋皇宮菜
這道皇宮菜料理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勝軍!鹹蛋黃的鹹香沙沙口感,完美裹住滑溜的皇宮菜,風味濃鬱又下飯。不過說實話,這道菜熱量稍微高一點點(因為鹹蛋黃和油),但偶爾吃真的超滿足!
食譜
把家常菜變身宴客菜!鹹蛋黃的濃鬱香氣與皇宮菜的滑順簡直是絕妙組合。
食材
- 新鮮皇宮菜:1把 (約250克,處理如前)
- 熟鹹蛋:2顆 (只用蛋黃!蛋白可以留著炒飯或煮粥)
- 大蒜:2瓣 (切末)
- 食用油:1.5大匙 – 2大匙 (需要多點油炒散鹹蛋黃)
- 糖:1小撮 (中和鹹度,提鮮,非常重要!)
- 米酒:1小匙 (去腥增香)
做法
- 處理鹹蛋黃: 將鹹蛋黃取出(蛋白可另作他用),用湯匙或叉子盡量壓碎壓散(越細越好)。這步驟很重要,蛋黃散開了才能炒出金沙效果。
- 爆香蒜末: 鍋燒熱,倒入食用油,放入蒜末用中小火爆香(別焦了)。
- 炒金沙: 轉小火,放入壓碎的鹹蛋黃,不斷地翻炒、壓碾(要有耐心),直到鹹蛋黃開始起泡、變得蓬鬆,呈現”金沙”狀(這過程油會變得橘黃色)。火絕對不能大!
- 加入皇宮菜: 轉中大火,立刻放入處理好的皇宮菜(一樣先粗梗後嫩葉,記得洗淨瀝乾!),快速翻炒,讓菜均勻沾裹上金沙。
- 嗆酒調味: 沿鍋邊嗆入米酒,加入那一小撮糖(真的是關鍵,試過不加糖,整個死鹹不好吃),繼續快速拌炒。
- 完成: 炒到皇宮菜都變軟熟透即可盛盤。鹹蛋黃本身有鹹度,通常不需再加鹽(除非口味很重,但建議先試吃)。
🌟 我的驚豔點: 鹹蛋黃的鹹香和油脂完美中和了皇宮菜的清淡,那沙沙的口感包裹著滑溜的菜,層次豐富到讓人一口接一口。這道皇宮菜料理每次端上桌,總是最快被掃光的。連我那不太愛吃青菜的小孩都願意多夾兩筷子!
🍲 清爽開胃:涼拌皇宮菜佐胡麻醬
天氣熱到爆,廚房像火爐?這道免開火的涼拌皇宮菜料理絕對是救星!汆燙後冰鎮的皇宮菜,口感更為清爽Q彈,淋上香濃的胡麻醬,簡單卻讓人回味無窮。老實講,比起熱炒,我更愛涼拌的清爽感,夏天的冰箱常備菜就是它。
食譜
超適合炎熱天氣的無油煙料理!冰鎮過的皇宮菜口感更為爽脆,胡麻醬香濃開胃。
食材
- 新鮮皇宮菜:1大把 (約300克)
- 醬汁:
- 日式胡麻醬:2-3大匙 (市售的就很方便,挑自己喜歡的品牌)
- 醬油:1/2小匙 (增加鹹鮮層次)
- 味醂:1/2小匙 (增加甜味和光澤,可省略或用少許糖代替)
- 白芝麻:適量 (炒香,最後撒上)
- 冰塊水:一大盆 (冰鎮用)
做法
- 汆燙皇宮菜: 鍋中煮滾一大鍋水,水滾後放入洗淨的皇宮菜(粗梗先下,約10秒後再下嫩葉),煮大約1分鐘(看你喜歡的口感,喜歡脆點就縮短時間)。
- 冰鎮: 立刻撈起燙好的皇宮菜,放入準備好的冰塊水中(這步驟超級重要!可以讓菜色保持翠綠,口感變爽脆)。冰鎮到完全冷卻(大概1-2分鐘)。
- 擠乾水分: 將冰鎮好的皇宮菜撈起,用力擠乾水分(擠得越乾,拌醬後才不會水水的,吃起來才爽口)。擠乾後可以稍微切段(約5公分長),比較好入口。
- 調醬汁: 將胡麻醬、醬油、味醂(如果用)在一個小碗中混合均勻。試一下味道,依喜好調整。
- 拌勻盛盤: 將擠乾切段的皇宮菜放入碗中,淋上調好的胡麻醬汁,輕輕拌勻(別太用力把菜弄爛)。
- 撒上芝麻: 最後撒上炒香的白芝麻點綴即可。冰冰箱冷藏10分鐘再吃更入味!
❄️ 我的偷吃步: 汆燙時間寧短勿長!燙過頭口感就爛了。冰鎮步驟絕對不能省,這是保持翠綠和爽脆的關鍵。醬汁部分,直接用市售胡麻醬就很方便好吃(懶人救星)。這道皇宮菜料理超級適合帶便當或當宴客前菜,冰冰涼涼超開胃。我喜歡一次多擠乾幾份冷藏儲存,要吃的時候再淋醬,超級方便!
🍲 經典家常:皇宮菜小魚羹
這道湯品是我媽媽的拿手好戲,也是我童年記憶裡的家常味。滑溜的皇宮菜配上小魚乾的鹹鮮和香菇的香氣,勾點薄芡,喝起來濃鬱滑順又營養滿點。不過說真的,這道湯冷了後口感會變差,變得糊糊的,建議煮好後盡快喝完。
食譜
充滿古早味與媽媽味的暖心湯品,營養滿分,是小家庭晚餐的好選擇。
食材
- 新鮮皇宮菜:1把 (約250克,洗淨切小段)
- 小魚乾:1小把 (約15克,洗淨稍泡軟瀝乾)
- 乾香菇:2-3朵 (泡軟切絲,泡香菇水留用)
- 紅蘿蔔:一小段 (切細絲或小丁,增加顏色和甜味)
- 蒜末:1瓣
- 油:1大匙
- 調味料:
- 鹽:適量
- 白胡椒粉:少許
- 醬油:1/2小匙 (提味,可不加)
- 水或高湯:約700ml (可用泡香菇水補充)
- 太白粉水:適量 (約1.5大匙太白粉 + 2大匙水,勾芡用)
做法
- 爆香: 鍋中放油,中小火爆香蒜末、香菇絲、小魚乾(小魚乾炒香才會帶出鮮味),再加入紅蘿蔔絲稍微翻炒。
- 加水煮滾: 加入水或高湯(連同泡香菇水),轉大火煮滾。滾後轉中小火煮約5分鐘,讓香菇和小魚乾的味道釋放出來。
- 加入皇宮菜: 放入切段的皇宮菜(粗梗部分可先下),煮至菜變軟(約2分鐘)。
- 調味: 加入鹽、白胡椒粉、醬油(若使用)調味。
- 勾芡: 轉小火(或暫時關火),緩緩淋入太白粉水,一邊用湯勺輕輕攪拌,直到湯汁達到喜歡的濃稠度(我喜歡稍微有點羹狀,但不能太稠像漿糊)。
- 完成: 再次煮滾即可關火。熱騰騰地上桌!
👩 我的兒時記憶: 這碗羹湯滿滿都是家的味道。小魚乾的鹹香、香菇的獨特香氣、紅蘿蔔的甜味,加上皇宮菜的滑溜,融合成溫暖樸實的美味。這道羹湯配飯吃特別讚,是道地的臺灣家常皇宮菜料理代表。若想更豐富,加點肉絲或蛤蜊也很棒!
皇宮菜料理 Q&A
Q:皇宮菜為什麼煮了會黏黏滑滑的?這樣正常嗎?
A:完全正常!別擔心,這不是農藥或奇怪的東西。皇宮菜的黏液主要來自它含有豐富的「多糖體」(尤其是果膠類),就像秋葵、山藥那樣。這些多糖體可是好東西,對我們的腸胃道黏膜有保護作用,還能促進消化呢!這份滑溜感正是皇宮菜料理的特色和營養價值所在哦!如果不喜歡太滑的口感,汆燙時間可以縮短一點點,或者像做涼拌那樣冰鎮後擠乾,會稍微減少一點黏液感。
Q:聽說皇宮菜農藥殘留風險高?怎麼清洗才安心?
A:嗯…皇宮菜的確因為葉片大、容易有蟲咬,有些農友可能會用藥。這個問題我也很在意!我的做法三步驟:
1. 流水沖洗: 買回家後,先將整株皇宮菜放在水龍頭下,用「流動的清水」沖洗2-3分鐘,特別注意葉片背面和梗的凹折處(髒汙農藥最愛躲這裡)。
2. 浸泡: 接著用乾淨的水(可以加一小撮鹽或小蘇打粉,但小蘇打粉不宜久泡),浸泡大約10-15分鐘。
3. 再次沖洗: 最後再用流動的清水仔細沖洗一遍,尤其是梗部,最好用手稍微搓洗一下凹槽。選擇有信譽的商家或購買有機認證的產品當然更放心。做皇宮菜料理,洗乾淨是美味的第一步!
Q:皇宮菜除了炒、煮湯,還可以怎麼變化?
A:當然可以!它的可塑性其實很高:
打精力湯/蔬果汁: 取嫩葉部分,搭配蘋果、鳳梨、奇異果等水果打汁,滑滑的口感很特別,營養一次喝進去(但味道有點挑人,我試過,我家小孩不愛,我自己倒是能接受)。
煮粥、燉飯: 在粥或燉飯快煮好前,加入切碎的皇宮菜,增加滑口感和營養(適合小孩或老人)。
做餡料: 將皇宮菜汆燙擠乾切碎,混合絞肉、豆腐、冬粉等,做成餃子餡、包子餡或鑲豆腐,口感會很濕潤好吃(我包過水餃,效果不錯)。
裹粉酥炸: 取嫩葉,沾薄薄麵糊(天婦羅粉漿或蛋液麵粉)快速酥炸,沾椒鹽吃,是另一種驚喜的口感(炸物偶爾為之啦)。
加入火鍋: 這是懶人法!吃火鍋時最後丟下去煮,吸收湯汁精華的皇宮菜也很好吃。多試試,你會發現皇宮菜料理的變化比想像中多很多!
💬 寫在最後的小嘀咕: 說真的,有時候覺得處理皇宮菜挺煩的,洗菜要仔細,老梗要挑掉,煮的時間又要抓得準(一不小心就軟爛了)。但它那份獨特的滑嫩口感和豐富營養,總是讓人願意為它多花一點點功夫(特別是夏天看到它翠綠的樣子就覺得消暑)。希望這些食譜和撇步,能讓大家更輕鬆地愛上這道臺灣夏季的經典野菜,做出屬於你自己的美味皇宮菜料理!下次在市場看到它,別猶豫了,帶一把回家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