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夏天一到,"胡瓜"(就是你們說的黃瓜啦,但在臺灣我們都習慣叫胡瓜)簡直是餐桌上的救星,清爽又百搭。市面上很多文章都在講涼拌、炒蛋那些基本款,這次我就想多分享一些你可能沒試過、但好吃到會讓人想轉圈圈的胡瓜料理!保證都是我真槍實彈做過的,味道絕對掛保證(當然,偶爾也會翻車,後面老實說)。準備好跟我一起探索胡瓜料理的奇妙世界了嗎?那我們就開始囉!
目錄
一、 華麗變身:胡瓜鑲肉佐番茄濃醬
這道是我在某家義式小館吃過類似的,回家自己琢磨出來的。胡瓜的清爽完美中和了肉餡的濃郁,再裹上酸甜的番茄醬汁,超開胃!關鍵是做法不難,看起來很厲害,請客很體面。
食譜名稱:胡瓜鑲肉佐番茄濃醬
食材:
- 🥒粗胖胡瓜 2 條 (選直一點、粗一點的比較好操作)
- 🐷豬絞肉 200g (帶點肥的比較香)
- 洋蔥末 1/4 顆
- 蒜末 2 瓣
- 麵包粉 1 大匙 (吸收肉汁,讓肉餡更嫩)
- 牛奶 1 大匙 (同上,增加濕潤度)
- 🧀帕瑪森起司粉 1 大匙 (增加鹹香和風味層次)
- 🥚雞蛋 1 顆 (幫助肉餡黏合)
- 🧂鹽、黑胡椒粉 適量
- 🌿義式綜合香料 1 小匙 (沒有就用乾燥奧勒岡或羅勒也行)
- 罐裝碎番茄 1 罐 (約400g)
- 洋蔥丁 1/4 顆 (煮醬用)
- 蒜末 1 瓣 (煮醬用)
- 橄欖油 適量
- 糖 1 小匙 (中和番茄酸味,很重要!)
- 鹽、黑胡椒 適量
做法:
- 處理胡瓜: 胡瓜洗淨,切掉頭尾。然後切成約 4-5 公分的圓柱段。用湯匙或專門的挖勺,小心地把中間的籽挖掉,挖成一個小杯子狀,挖下來的瓜肉別丟!切碎備用。挖的時候底部要留點厚度,不然肉餡會漏出來!(我失敗過,肉餡掉進醬汁裡超狼狼狽...)
- 做肉餡: 在大碗裡放入豬絞肉、洋蔥末、蒜末、切碎的胡瓜肉、麵包粉、牛奶、帕瑪森起司粉、雞蛋、鹽、黑胡椒粉、義式香料。用手或筷子同一個方向攪拌,攪到有點黏性、材料都混合均勻為止。拌好後可以稍微冷藏一下,比較好操作。
- 鑲肉: 把肉餡小心地塞進胡瓜盅裡,塞滿一點,表面稍微抹平。不用怕凸出來,煎過後會定型。
- 煎定型: 平底鍋放點橄欖油,中火加熱。把塞好肉的胡瓜盅,肉餡那面朝下放進鍋裡煎,煎到金黃定型(大概 3-4 分鐘)。翻面把胡瓜表面也稍微煎一下(1-2 分鐘),然後先盛起來備用。
- 煮番茄醬汁: 同一個鍋子(不用洗,有煎肉的香氣更好),如果油不夠再加一點點。放入洋蔥丁和蒜末炒香炒軟(約 2-3 分鐘)。倒入罐裝碎番茄,加糖、鹽、黑胡椒調味。煮滾後轉小火,讓它慢慢咕嘟個 5-8 分鐘,讓味道融合。
- 燉煮: 把煎好的胡瓜鑲肉放回鍋裡,肉餡朝上,輕輕壓進醬汁中。蓋上鍋蓋,用小火燉煮約 15-20 分鐘,直到胡瓜變軟(用筷子可以輕鬆戳入胡瓜部分),肉餡也熟透。
- 上菜: 小心地把胡瓜鑲肉盛盤,淋上滿滿的番茄醬汁。可以再撒點新鮮的巴西里或羅勒葉點綴,帕瑪森起司粉再撒一點更讚!趁熱吃,胡瓜的清甜和肉的鮮美,配上酸甜醬汁,絕配!
二、 異國風情:泰式胡瓜雞肉沙拉 (ยำแตงกวายัดไส้)
夏天沒胃口?這道酸辣清爽的泰式沙拉絕對能喚醒你的味蕾!胡瓜在這裡不再是配角,而是清脆的容器,裝著風味十足的雞肉沙拉。這道胡瓜料理是我在曼谷街邊學到的,自己做更衛生,口味也能調整。每次做都會被秒殺!
食譜名稱:泰式胡瓜雞肉沙拉
食材:
- 胡瓜 2 條 (選直且粗細均勻的)
- 雞胸肉 1 塊 (約200g,用雞腿肉更嫩)
- 紅洋蔥 1/4 顆 (切細絲,泡冰水去辛辣)
- 🌶️新鮮辣椒 1-2 根 (切末,依嗜辣程度調整,怕辣去籽)
- 🌿香菜梗 1 小把 (切末,葉子留著裝飾)
- 🍋檸檬汁 3-4 大匙 (新鮮現榨最對味!)
- 魚露 1.5-2 大匙 (鹹味來源,品牌不同鹹度有差,邊試邊加)
- 椰糖或砂糖 1 大匙 (平衡酸鹹,必加!)
- 烤花生碎 2 大匙 (增加香氣口感)
- (可選) 蝦米 1 小匙 (泡軟切碎,增加鮮味)
- (可選) 乾燥的小蝦米 1 小匙
做法:
- 準備胡瓜杯: 胡瓜洗淨,用削皮刀削出幾條縱向的間隔紋路(美觀用,可不削)。切掉頭尾,然後切成約 2-3 公分厚的圓柱段。用小刀或挖勺小心挖除中間大部分的籽,形成一個空心杯狀(邊緣和底部留一點厚度)。挖下來的籽和少許肉可以剁碎加入沙拉裡。處理好的胡瓜杯泡冰水保持脆度。
- 煮雞肉: 雞胸肉冷水下鍋(水中可放點薑片、米酒去腥),水滾後轉小火煮約 8-10 分鐘(用筷子戳最厚處無血水),關火燜 5 分鐘,確保熟透又不會柴。取出放涼或泡冰水降溫,然後用手撕成細絲。雞腿肉的話可以先煎熟或烤熟再撕絲。
- 調泰式酸辣醬汁: 在小碗裡混合檸檬汁、魚露、椰糖(或砂糖),攪拌到糖溶解。嚐一下!記得,正宗泰式味道是「酸、鹹、甜、辣」的平衡!不夠酸加檸檬汁,不夠鹹加魚露,不夠甜加糖。調整到你喜歡的味道。
- 拌沙拉: 在大碗裡放入雞肉絲、瀝乾的紅洋蔥絲(泡過冰水後瀝乾)、辣椒末、香菜梗末、可選的蝦米碎/小蝦米。淋上調好的酸辣醬汁,輕輕拌勻,讓所有材料都裹上醬汁。靜置 5-10 分鐘讓味道融合。
- 組合上菜: 將冰鎮好的胡瓜杯取出,瀝乾水分,擺在盤子上。用湯匙把拌好的泰式雞肉沙拉小心地填滿每個胡瓜杯。上面撒上烤花生碎和新鮮的香菜葉。上桌!一口咬下,胡瓜的脆、雞肉的嫩、醬汁的酸辣勁道在嘴裡爆發,超級過癮!這就是清爽系的胡瓜料理代表!
三、 暖心暖胃:胡瓜鮮蝦濃湯
沒想到吧?胡瓜也能做濃湯!而且超級簡單又好喝,顏色是漂亮的淡綠色,很有春天的感覺。這道胡瓜料理很適合當西式餐點的前湯,或者搭配麵包當輕食。我第一次做的時候還擔心味道會不會太"菜味",結果完全不會,非常溫潤順口。
食譜名稱:胡瓜鮮蝦濃湯
食材:
- 胡瓜 2-3 條 (約400-500g,去皮切塊)
- 蝦仁 150g (留幾隻完整的裝飾用,其餘切小塊)
- 🧅洋蔥 1/4 顆 (切丁)
- 🧄蒜瓣 1-2 瓣 (拍扁)
- 馬鈴薯 1 小顆 (約100g,去皮切小塊,增加濃稠度)
- 雞高湯或蔬菜高湯 500ml (沒高湯用清水+雞粉也可以,但味道稍淡)
- 🥛鮮奶油 80-100ml (增加滑順感,可省略或用牛奶替代,但風味不同)
- 無鹽奶油 1 大匙
- 🧂鹽、白胡椒粉 適量
- 🌿蒔蘿(Dill)或巴西里 少許 (裝飾用,風味也搭)
做法:
- 處理蝦子: 蝦仁去腸泥。完整的蝦子去殼留尾。蝦殼和蝦頭不要丟!(這是湯頭鮮味的關鍵!)
- 炒香蝦殼: 湯鍋中放奶油,中火融化。放入蝦殼和蝦頭,炒到變紅並散發香氣 (約2-3分鐘)。倒入一點點高湯,把鍋底的精華颳起。
- 炒蔬菜: 加入洋蔥丁和蒜瓣,炒到洋蔥變透明變軟 (約3-4分鐘)。再加入胡瓜塊和馬鈴薯塊,拌炒2分鐘左右。
- 燉煮: 倒入剩餘的高湯,淹過所有材料。煮滾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燜煮約 15-20 分鐘,直到胡瓜和馬鈴薯都變得非常軟爛。
- 打泥: 把蝦殼蝦頭撈出來丟棄(用湯匙壓一下讓精華流出)。用手持攪拌棒直接在鍋裡把湯打成細緻的泥狀。沒有攪拌棒的話,可以稍微放涼後用果汁機分批打,再倒回鍋中加熱。(小心熱湯噴濺!)
- 煮蝦仁: 打好的濃湯放回爐上,小火加熱。加入切塊的蝦仁(和預留的完整蝦仁),煮到蝦仁變色捲曲熟透(約2-3分鐘)。
- 調味與組合: 倒入鮮奶油(如果使用),攪拌均勻。用鹽和白胡椒粉調味。試試味道是否足夠。
- 盛盤: 將濃湯倒入湯碗中。擺上預留的完整蝦仁,撒上切碎的新鮮蒔蘿或巴西里。趁熱享用!濃鬱中帶著胡瓜的清香,蝦的鮮甜完全融入湯裡,絕對是胡瓜料理的另一種高階享受。
四、 日式家常:胡瓜味噌炒肉片
這道超級下飯!做法簡單快速,15分鐘內搞定。味噌的鹹香醇厚包裹著脆口的胡瓜和嫩滑的肉片,白飯殺手無誤。是很經典的日式家庭胡瓜料理,每次做這道菜,電鍋裡的飯總是消失得特別快!
食譜名稱:胡瓜味噌炒肉片
食材:
- 胡瓜 1-2 條 (斜切片或滾刀塊)
- 火鍋豬肉片 150g (或用梅花豬切薄片)
- 蒜末 1 小匙
- 味噌 1.5 大匙 (我用白味噌,味道較甘甜;赤味噌較鹹,用量可減)
- 味醂 1 大匙 (沒有的話用米酒+一點糖替代)
- 清酒或米酒 1 大匙
- 糖 1/2 小匙 (平衡鹹味,視味噌鹹度調整)
- 水 1-2 大匙
- 薑末 少許 (可省略)
- ️芝麻油 1/2 小匙 (起鍋前淋,增加香氣)
- ️炒菜油 適量
做法:
- 調味噌醬汁: 在小碗裡混合味噌、味醂、清酒/米酒、糖和水,攪拌均勻成稀糊狀。備用。
- 炒肉片: 平底鍋或炒鍋燒熱,倒入適量炒菜油。放入蒜末(和薑末)爆香。轉中大火,放入豬肉片快速炒散,炒到肉片變色約七八分熟。先盛出備用。(豬肉片很快熟,不要炒過頭變老!)
- 炒胡瓜: 原鍋(如果油不夠補一點點),放入胡瓜片,中大火翻炒。炒到胡瓜邊緣有點透明,但中心還是脆口的感覺(大約2-3分鐘)。
- 混合與調味: 將炒過的肉片倒回鍋中,與胡瓜一起翻炒均勻。轉小火,倒入調好的味噌醬汁。快速翻炒,讓醬汁均勻地裹在胡瓜和肉片上。因為味噌容易焦,動作要快一點,大約翻炒1分鐘左右,醬汁變稠即可。如果太乾可以加一咪咪水。
- 提香起鍋: 淋上芝麻油,再快速翻炒兩下,即可關火盛盤!配飯、配粥都無敵。簡單卻風味十足的胡瓜料理,零失敗!
胡瓜小百科 & 加分秘技
胡瓜好吃,但處理起來也有些小眉角。總結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讓你的胡瓜料理更上一層樓! 1. 挑選秘訣:
這樣的胡瓜料理,是不是讓這平凡蔬菜瞬間升級了?營養滿分又百變!
- 看: 顏色翠綠均勻,表皮帶有光澤感,小刺摸起來是「刺手」的(新鮮的證明!)。如果刺軟了或掉了,表示放比較久。
- 摸: 拿起來沉甸甸有重量感,表示水分充足。不要挑那種軟趴趴或表皮有皺褶的。
- 形: 稍微彎一點沒關係,但太彎的可能瓜肉發育不均勻。要切段或挖洞的,當然選直一點的比較好操作。
- 去不去皮? 嫩的胡瓜其實不用去皮,皮也很有營養。但如果你買到比較老、皮厚的,或是不喜歡皮的口感,削掉也可以。像我做濃湯一定會去皮,口感更滑順。做沙拉或涼拌,皮很嫩的話就保留。
- 籽要不要挖? 這點超重要!胡瓜的苦味來源,很大一部分在靠近籽的地方和瓜蒂處!
- 做涼拌、生食沙拉、或強調清脆口感的炒菜: 建議對半剖開,用小湯匙把中間帶籽的軟瓤部分刮掉。這樣吃起來才不會澀澀苦苦的,口感也更爽脆!尤其是涼拌,挖乾淨差很多!(以前懶得挖,結果整盤涼拌胡瓜都有點苦味,被我媽念...)
- 要做濃湯、燉煮: 籽的影響比較小,可以不挖,連籽一起煮營養更好。但如果你很怕那微苦感,挖掉也無妨。
- 鹽抓醃: 如果要做涼拌或是希望胡瓜更快入味、釋出多餘水分,可以用一點鹽抓醃10-15分鐘,然後把出的水倒掉,再用冷開水稍微沖洗掉多餘鹽分並擠乾。這樣處理過的胡瓜更脆,也更吸味道。
- 短期 (2-3天): 用廚房紙巾把整根胡瓜包起來(吸附表面水氣),放入保鮮袋或夾鏈袋中,袋口不要完全密封,留點縫隙透氣,然後放冰箱蔬果冷藏室。這樣可以保持爽脆。
- 切過的胡瓜: 用保鮮膜緊緊貼著切面包好(減少接觸空氣面積),再放入保鮮盒冷藏,儘快吃完(1-2天內)。
- 千萬不要! 直接丟冰箱冷藏(容易凍傷變軟爛)或是跟會釋放乙烯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放一起(會加速變黃變老)。
營養成分 | 好處是什麼? | 備註 |
---|---|---|
水分 | 含量超高 (約95%)!消暑解渴,幫助身體補充水分。 | 夏天流汗多,吃它就對了! |
維生素K | 幫助凝血,對骨骼健康也很重要。 | 常被忽略的營養素。 |
鉀 | 有助於調節血壓,平衡體內鈉含量。 | 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
膳食纖維 | 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增加飽足感。 | 主要在皮和籽的部分,別挖太乾淨! |
抗氧化物質 | 如葫蘆素(Cucurbitacin,但苦味來源也是它)、黃酮類等,幫助對抗自由基傷害。 | 選新鮮、處理得當,吃苦味風險低。 |
熱量超低 | 100克只有約15大卡! | 減重、控制熱量時的好朋友。 |
我的胡瓜料理真心話 & 排行榜
做了這麼多種胡瓜料理,真的要說,它真的是個好相處的食材。成本低、容易買、又耐放(用對方法的話)。重點是,它可以很臺、很泰、很日、很義,簡直是蔬菜界的百變女王! 這裡幫我做過的胡瓜料理排個個人偏好榜(純屬個人口味啦):排名 | 料理名稱 | 特色爆點 | 難易度 | 適合場合 | 回訪率 |
---|---|---|---|---|---|
1 | 泰式胡瓜雞肉沙拉 | 酸辣開胃,清爽無負擔!夏天首選! | ⭐⭐ | 前菜、輕食、野餐、開胃菜 | 💯 超高 |
2 | 胡瓜鑲肉佐番茄醬 | 視覺味覺雙享受!請客絕對有面子! | ⭐⭐⭐ | 宴客主菜、週末晚餐 | 👍 高 |
3 | 胡瓜味噌炒肉片 | 超下飯!15分鐘快手上菜! | ⭐ | 日常晚餐、便當菜、宵夜(配粥讚) | 👍 高 |
4 | 胡瓜鮮蝦濃湯 | 濃鬱滑順,做法簡單,看起來很專業! | ⭐⭐ | 西式前湯、搭配麵包輕食 | 👌 中 |
- | 涼拌蒜蓉胡瓜 | 經典不敗!但太常吃需要變化... | ⭐ | 家常小菜、清冰箱 | 👌 中 |
Q&A 胡瓜疑難雜症一次解
最後,整理幾個我自己或朋友常問關於胡瓜料理的問題:
Q:為什麼我做的涼拌胡瓜有時候會苦苦的?該怎麼辦?
A: 苦味來源主要有兩個地方:瓜蒂(頭部)和靠近瓜籽的白色瓜瓤部分。解決方法: 1. 切掉瓜蒂時多切掉一點點(大約多切0.5-1公分)。 2. 一定要把瓜中間帶籽的軟瓤刮乾淨! 用湯匙徹底挖掉那層白白的、軟軟的部分,只留下邊緣脆脆的瓜肉。這樣處理後,99%不會苦了!(剩下的1%可能是那根瓜真的太老先天不足...) 3. 涼拌前也可以用鹽抓醃一下,稍微脫水,也能減少澀苦感。
Q:胡瓜買太多吃不完,除了放冰箱,還有其他儲存方法嗎?可以做醬菜嗎?
A: 當然可以!胡瓜很適合做醬菜(臺語叫「漬物」)。 快速醃漬: 把胡瓜切片或切條,用鹽抓醃出水(約半小時),沖掉多餘鹽分並擠乾。加入砂糖、白醋(或水果醋)、一點點醬油(可省略)、蒜片、辣椒圈拌勻,放冰箱冷藏半天到一天就很入味了!冰冰涼涼脆脆的配粥超讚!這種只能放幾天。 傳統醬瓜: 這就需要一點功夫了,通常會用醬油、糖、豆豉等長時間醃漬熬煮,變成烏黑甘甜的黑瓜仔或蔭瓜,可以儲存很久。但自己做要注意衛生和儲存期限。如果家裡量太大,切塊冷凍也可以(但解凍後口感會變軟,適合煮湯或煮粥)。
Q:胡瓜除了上面這些,還有什麼特別的吃法嗎?可以生吃嗎?
A: 當然可以生吃!而且非常適合! 直接啃: 洗乾淨,去皮或不去皮,當水果啃,超解渴!沾點梅子粉也很搭。 榨汁/打精力湯: 跟其他蔬果(如蘋果、鳳梨、芹菜、小黃瓜)一起打汁,非常清爽排毒。 捲餅/夾三明治: 切細條或薄片,夾在火腿蛋三明治、鮪魚三明治裡增加水分和脆度。包在越南春捲或潤餅裡也很棒! 壽司捲: 切成細長條,當作壽司捲的內餡,增加清脆口感。 做成麵條? 是的!用削皮刀削成長長的薄片可以偽裝成義大利麵(Zoodle),拌青醬、肉醬或做成涼麵都很適合,低碳飲食的好朋友!(不過個人覺得口感跟真的麵條還是有差,但很健康!)
Q:為什麼我做的涼拌胡瓜有時候會苦苦的?該怎麼辦?
A: 苦味來源主要有兩個地方:瓜蒂(頭部)和靠近瓜籽的白色瓜瓤部分。解決方法: 1. 切掉瓜蒂時多切掉一點點(大約多切0.5-1公分)。 2. 一定要把瓜中間帶籽的軟瓤刮乾淨! 用湯匙徹底挖掉那層白白的、軟軟的部分,只留下邊緣脆脆的瓜肉。這樣處理後,99%不會苦了!(剩下的1%可能是那根瓜真的太老先天不足...) 3. 涼拌前也可以用鹽抓醃一下,稍微脫水,也能減少澀苦感。
Q:胡瓜買太多吃不完,除了放冰箱,還有其他儲存方法嗎?可以做醬菜嗎?
A: 當然可以!胡瓜很適合做醬菜(臺語叫「漬物」)。 快速醃漬: 把胡瓜切片或切條,用鹽抓醃出水(約半小時),沖掉多餘鹽分並擠乾。加入砂糖、白醋(或水果醋)、一點點醬油(可省略)、蒜片、辣椒圈拌勻,放冰箱冷藏半天到一天就很入味了!冰冰涼涼脆脆的配粥超讚!這種只能放幾天。 傳統醬瓜: 這就需要一點功夫了,通常會用醬油、糖、豆豉等長時間醃漬熬煮,變成烏黑甘甜的黑瓜仔或蔭瓜,可以儲存很久。但自己做要注意衛生和儲存期限。如果家裡量太大,切塊冷凍也可以(但解凍後口感會變軟,適合煮湯或煮粥)。
Q:胡瓜除了上面這些,還有什麼特別的吃法嗎?可以生吃嗎?
A: 當然可以生吃!而且非常適合! 直接啃: 洗乾淨,去皮或不去皮,當水果啃,超解渴!沾點梅子粉也很搭。 榨汁/打精力湯: 跟其他蔬果(如蘋果、鳳梨、芹菜、小黃瓜)一起打汁,非常清爽排毒。 捲餅/夾三明治: 切細條或薄片,夾在火腿蛋三明治、鮪魚三明治裡增加水分和脆度。包在越南春捲或潤餅裡也很棒! 壽司捲: 切成細長條,當作壽司捲的內餡,增加清脆口感。 做成麵條? 是的!用削皮刀削成長長的薄片可以偽裝成義大利麵(Zoodle),拌青醬、肉醬或做成涼麵都很適合,低碳飲食的好朋友!(不過個人覺得口感跟真的麵條還是有差,但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