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在臺灣山林裡打滾超過二十年的老旅人,雙腳丈量過的步道少說也有上百條。老實說,起初聽到天母古道親山步道這個名字,總覺得它帶著點「觀光化」的味道,心裡還嘀咕著會不會很人工?直到那次為了避開陽金公路塞車,偶然鑽進這條古道,才徹底顛覆了我的偏見——它根本是藏在臺北後花園裡,融合了歷史、生態與汗水洗禮的寶藏級山徑啊!
目錄
交通 & 停車:聰明出發免煩惱
如果跟我一樣討厭塞在車陣裡動彈不得的感覺,去天母古道親山步道,強烈建議搭大眾運輸。捷運石牌站出來,轉搭紅19公車,在「天母圓環」或「天母國小」下車,悠閒散步到中山北路七段232巷的登山口,省時又輕鬆。開車族就要有點心理準備了,那附近的巷弄堪稱「惡魔級」狹窄,路邊停車位完全是手快有、手慢無的戰場(特別是在週末!)。我個人的秘密基地是:
- 天母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車位比較多,走上來大約10-15分鐘就能到登山口,算是不錯的選擇。
- 中山北路七段巷弄內白線:這需要點運氣和耐心,早點來是王道,否則繞半小時是常態(別問我怎麼知道的,血淚經驗)。
開車來挑戰天母古道?給你個真心建議:要麼超級早鳥(清晨7點前),要麼就乖乖搭公車吧! 省下找車位的時間,多享受山林的芬多精不是更划算?
步道介紹:水管的歲月與森林的呼吸
天母古道親山步道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不只是條步道,更是一段活生生的歷史。早年這條路由日據時期開闢,核心任務超務實——運送陽明湧泉的珍貴水源下山給草山(陽明山舊稱)和天母一帶的居民使用!所以步道中最具標誌性的,就是那條沿著山壁蜿蜒而上的黑色大水管(俗稱水管路)。看著那粗壯、佈滿歲月痕跡的水管枕木相伴而行,腳下踩著先民為了取水而艱辛開鑿的石階,每一步都像踏在時光的脈搏上。
走過最初的陡上考驗(真的會喘!),進入林蔭茂密的闊葉林段,氛圍瞬間轉變。濃密的樹冠篩下細碎陽光,空氣變得溼潤清新,四周盡是筆筒樹、姑婆芋、山蘇構成的綠幕,鳥鳴蟲唧不絕於耳。運氣好時,還能瞥見臺灣藍鵲華麗的藍色身影掠過,或是五色鳥「叩叩叩」的敲木魚聲(這傢伙總是隻聞其聲難見其影)。步道設計其實挺有心思,結合了原始的泥土小徑、古樸的石階,以及部分鋪設良好的枕木棧道,走起來變化多端,不容易膩。
不過我得說句實在話,部分石階的間距和高度設計不太友善(尤其對膝蓋退化或腿短的朋友),走久了小腿會抗議。那黑色大水管的壯觀確實沒話說,但有些路段維護可以再加強,尤其雨後溼滑,要格外小心那些附著青苔的石頭和水管。整體瑕不掩瑜,這條天母古道親山步道,絕對是理解臺北水源歷史、又能沉浸原始山林氣息的首選文化山徑。

步道資訊:行前必看懶人包
出發前搞懂這些基本訊息,能讓你的天母古道親山步道之旅更順利:
- 營業時間: 全天候開放!這就深得我心,想看晨曦、賞夕陽,或是來趟夜間生態觀察(記得帶強光手電筒且注意安全)都隨你。但入夜後務必格外謹慎,照明和結伴絕對不可少。
- 步行時間:
- 完整O型走: 如果你是腳力不錯的登山咖,從中山北路七段232巷登山口一路經列印臺上到文化大學後山,再下切愛富三街繞回原起點,抓個2.5到3.5小時跑不掉(包含拍照、喝水喘息的時間)。
- 經典水管路段: 只想體驗精華?從232巷口爬到翠峰亭(大約中點),這段以水管路和森林景觀為主,來回大約1.5小時,算是輕鬆小品。
- 步道長度:
- 水管路精華段: 約2.6公里(單程到翠峰亭)。
- 完整O型環線: 總長約5.5 - 6公里。別小看這數字,爬升量會讓你有感的!
- 步道難度: 我給它的評價是中低難度,但頗具挑戰性。為什麼這樣說?
- 前段陡上: 從起點開始就是連續的石階陡升,大概20-30分鐘會讓人心跳加速、氣喘吁吁,對平常少動的人來說是硬菜。
- 中後段平緩: 熬過陡坡進入林間,路就平緩舒服多了,是恢復體力的好時機。
- 溼滑風險: 這是我最想提醒的一點!尤其是水管路石階段,雨後或清晨露水重時,石階和木棧道溼滑指數爆表,千萬要穿對鞋子(後面會講)。我自己就曾在微雨天小滑了一下,幸好只是虛驚一場。
- 整體評估: 適合有基本體能者。老人家或小孩建議只走部分平緩路段。
- 步道型別: 這是條複合型步道——承載著歷史遺蹟(水管路),穿梭於原始自然林相,部分路段經過社群(靠近文化大學端)。一次滿足你多重願望!
- 是否申請: 太棒了!完全免申請、免入園費。屬於開放式親山步道,說走就走最自由。但垃圾請務必自行帶走,維護環境靠大家。

路線資訊:玩法從經典到秘境
這條天母古道親山步道的可塑性很高,不同玩法帶來不同體驗:
- 經典水管路挑戰:
- 起點:中山北路七段232巷登山口(認明那個小土地公廟)。
- 一路向上:與黑色大水管並肩作戰,征服那著名的千階陡上石梯。
- 抵達翠峰亭:恭喜!這裡是中點,有座椅供休息,也是重要岔路口。
- 原路折返:適合時間有限或只想體驗核心路段的朋友。來回約1.5-2小時。
- O型環狀縱走(推薦!體驗最完整):
- 起點同上:232巷口出發。
- 征服水管路:一樣陡上到翠峰亭。
- 續往上行:從翠峰亭取左繼續上行(別向右下山!),往文化大學方向。
- 接上柏油路:步道盡頭會接上愛富三街(靠近華崗路)。
- 漫步下坡:順著愛富三街往下走,享受悠閒的坡度與不同視野(這段是柏油路)。
- 尋找秘密入口:留意左手邊,找到天母古道親山步道列印臺旁的石階入口(有指示牌)。
- 森林步道下山:由此進入綠意盎然的森林泥土步道,一路緩下坡,非常舒服。
- 返回起點:最終會接回232巷,完成一個完美O型圈。全程約5.5-6公里。
- 隱藏版支線 – 翠峰瀑布: (給喜歡探秘的你)
- 在翠峰亭附近,留意指向「翠峰瀑布」的小徑指示牌(通常比較低調)。
- 這是一條簡短的下切支線(來回約15-20分鐘),通往清幽的翠峰瀑布。水量豐沛時很清涼,但雨後路滑加倍,務必評估自身安全與裝備!我上次雨後去,那泥濘程度差點讓我鞋子報銷。

附近景點:順遊泡湯吃美食
辛苦爬完天母古道親山步道,周邊好料好玩的當然不能錯過!這邊整理幾個我覺得值得一訪的點:
景點名稱 | 介紹 | 地址 | 交通 | 營業時間 |
---|---|---|---|---|
少帥禪園 | 張學良幽禁故居,日式建築超好拍,泡湯賞景一流! | 北投區幽雅路34號 | 捷運新北投站轉公交或小黃;開車有停車場 | 10:00–21:00(餐廳、湯屋) |
北投溫泉博物館 | 免費參觀!瞭解北投溫泉發展史,建築本身是古蹟。 | 北投區中山路2號 | 捷運新北投站步行約5分鐘 | 週二至週日 09:00–17:00 |
硫磺谷地熱景觀區 | 近距離看白煙繚繞的硫磺噴氣孔,地貌超獨特震撼。 | 北投區泉源路200號旁 | 捷運石牌站轉公交小7、小9至“硫磺谷站” | 24小時開放(夜間照明佳) |
天母商圈 | 異國風情濃厚,特色小店、餐廳、咖啡館林立超好逛。 | 中山北路六、七段,天母東西路一帶 | 捷運芝山站轉公交或步行;或公車直達天母圓環 | 各店家不同 |
- 少帥禪園: 歷史控和泡湯控會愛死這裡。坐在日式老屋裡,一邊泡著白磺泉,一邊遠眺觀音山和關渡平原,爬山的疲勞瞬間消散。他們的漢卿美饌套餐也頗有名氣(價格偏高,但氛圍無價)。
- 北投溫泉博物館: 免費入場實在太佛心!巴洛克式的紅磚建築本身就很美,裡面展示北投溫泉的前世今生,增長見識的好地方。逛完出來沿北投溪走走也很舒服。
- 硫磺谷地熱景觀區: 免費!免費!免費!重要說三遍。那硫磺噴氣孔嘶嘶作響、白煙滾滾的景象,配上刺鼻的硫磺味(習慣就好),真的很像置身外星地貌。日落時分去,夕陽映照在白煙和黃色硫磺結晶上,詭譎又美麗。步道修繕得很完善,適合全家老小。
- 天母商圈: 回到人間煙火處。這裡異國餐廳、個性小店特別多,美式、歐式、日式、東南亞料理任君選擇。爬完山犒賞自己一頓美食,完美Ending!我個人偏愛茉莉漢堡的紮實手打牛肉,或是找家安靜的咖啡館放空。

注意事項:安全舒暢走的關鍵
想開開心心爬完天母古道親山步道,平安回家,這些提醒務必記牢:
- 鞋!鞋!鞋! 重要到要說三次。務必穿專業防滑登山鞋或越野跑鞋!那種平底休閒鞋、帆布鞋、甚至普通運動鞋,在溼滑的石階和水管上,絕對是摔跤的導火線。我的經驗是,一雙好的鞋子能提升80%的安全感和舒適度。別省這個錢!
- 補充水分: 步道上完全沒有賣水的地方!就算天氣涼爽,爬坡也會消耗大量水分。建議帶至少1000cc的水(夏天要更多)。像我習慣帶點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保溫瓶裝冰水在夏天是救星!
- 防蚊蟲 & 防曬: 林間溼度高,小黑蚊和蚊子很猖獗(尤其雨後),防蚊液務必噴好噴滿。部分路段樹蔭多,但起點陡坡和O型線後段柏油路陽光直射,防曬乳和帽子不可少。
- 登山杖是你的好幫手: 特別是下坡時(無論石階或泥徑),登山杖能有效減輕膝蓋負擔,提供額外支撐點防滑。別嫌麻煩,帶了就知道好用。
- 留意天氣: 颱風天、大雨過後絕對不要去!步道溼滑危險性倍增,山區也易有落石。出行前務必檢視氣象預報。小雨的話,防滑鞋和雨具準備好,或許別有一番朦朧美,但謹慎再謹慎。
- 垃圾不落地: 沿途垃圾桶極少(甚至可以說沒有?),請自備垃圾袋把廢棄物通通帶走。看到美麗的自然環境被垃圾汙染,真的很心痛。
- 留意步道標示: O型路線在翠峰亭和接柏油路後的列印臺入口是關鍵轉折點,稍不注意容易走錯。看清楚指示牌再走。
- 體能量力而為: 前段陡坡真的很硬,如果感到極度不適,不要硬撐,適時折返或休息。翠峰亭之前的休息點較多,調整好呼吸節奏很重要。我是覺得喘就大方停下,看看水管上的蕨類,拍拍照,又不趕時間。

Q&A:你可能會問...
- Q:天母古道親山步道適合帶小孩或長輩嗎? A: 要分情況。前段陡峭石階絕對不適合幼童或行動不便長者! 如果想帶他們體驗,建議直接開車或搭公車到愛富三街列印臺入口(靠近文化大學端),從那裡走進森林步道(泥土路,坡度平緩),到翠峰亭看看再折返,這段相對輕鬆安全。
- Q:走一圈O型需要準備哪些基本裝備? A: 核心三寶:防滑登山鞋、充足飲水、防蚊液。 加分項:登山杖(下坡護膝)、輕便雨衣(山區天候多變)、防曬用品(帽子、防曬乳)、簡單零食(補充體力)、手機(拍照兼緊急聯絡)、小揹包(好空出雙手)。記得穿吸溼排汗的衣物。
- Q:天母古道親山步道周邊有洗手間嗎? A: 步道沿途沒有公共廁所! 起點(中山北路七段232巷口)附近有店家可能借用(但非必然)。強烈建議在捷運站(如石牌站)或便利商店先解決。 O型線後半段靠近文化大學列印臺入口附近可能有流動廁所(但狀況看運氣)。終點天母商圈當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