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血液裡流動著醬油膏與辣椒醬的吃貨,探索美食是我人生最大的樂趣。說到匯集南洋風味的聖地,「南洋觀光美食街」絕對是我口袋名單裡閃閃發光的一顆星!這裡不像夜市那樣人擠人(好啦,假日晚上還是很熱鬧),但種類更專精、道地感更強烈,簡直是把東南亞的精華濃縮在這條街上。今天,就讓我這個「資深街吃」帶你深入逛逛這條讓我魂牽夢縈的「南洋觀光美食街」,分享我的真實踩點心得、私房名單,還有幫你規劃好路線,保證讓你吃得像個在地老饕!
目錄
認識這條南洋美食寶藏街
第一次聽到「南洋觀光美食街」這個名字,你可能會覺得很觀光、很商業?老實說,我當初也有點懷疑。但它其實是市政府這幾年大力輔導轉型的成果,把原本一些零散的東南亞小吃店和雜貨舖,整合規劃成一條更有系統、環境也更乾淨的專區。位置在市區邊緣,交通算方便(後面會細說),重點是保留了原本移民店主的手藝和家鄉味,不是那種討好觀光客的改良版。走進去,空氣裡混雜著香茅、咖哩、魚露的香氣,耳邊是越南話、印尼話、泰國話的交談聲,瞬間有種穿越到東南亞某個小鎮市集的錯覺(而且還不用買機票)。這條「南洋觀光美食街」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真實感和多樣性,從街頭走到巷尾,嘴巴就能環遊星馬泰越印!
交通怎麼去?停車方便嗎? (開車族請務必筆記!)
- 大眾運輸:
- 捷運: 最推薦!搭到綠線的「東南亞文化中心站」,從 3號出口 出來,右轉直走約 350公尺 (大概5分鐘),看到一個大大的、色彩繽紛寫著「南洋觀光美食街」的拱門就到了!超級好認。
- 公車: 有超多線會到!最方便的站牌是「南洋街口」或「東南亞文化中心」。52、68、105、綠3、紅10 這些路線都有停靠。下車後通常走個2-3分鐘就會到街口。
- 開車/騎車:
- 汽車停車場: 這是重點!我要老實說,「南洋觀光美食街」本身的停車位非常少,路邊幾乎一位難求(尤其是晚餐和假日)。強烈建議停到「東南亞文化中心附屬停車場」! 它就在捷運站旁邊,離美食街拱門走路不到5分鐘。我每次都停這裡。
- 地址: 直接導航「東南亞文化中心」即可。
- 費用: 平日 $30/小時,假日 $40/小時,消費滿額有些店可折抵(記得問店家拿停車券!)。(上次停3小時付了$90,我覺得以市區來說還算合理)。
- 優點: 位置多、有遮棚、離入口近。
- 缺點: 假日傍晚容易滿位,建議早點到或避開尖峰。
- 機車停車: 好一點!美食街周邊的巷子(尤其是文化中心後方那幾條),劃有不少機車格。一定要停在格子裡! 這區域拖吊很勤快(我朋友的血淚教訓...)。靠近入口處也有個小型的機車停車區,但很快就滿了。
- 汽車停車場: 這是重點!我要老實說,「南洋觀光美食街」本身的停車位非常少,路邊幾乎一位難求(尤其是晚餐和假日)。強烈建議停到「東南亞文化中心附屬停車場」! 它就在捷運站旁邊,離美食街拱門走路不到5分鐘。我每次都停這裡。
結論:開車族請乖乖停文化中心停車場,省去找車位時間。搭捷運或公車絕對最輕鬆! 第一次來不熟,千萬別挑戰路邊停車,繞圈圈會繞到懷疑人生。
我的10攤私房南洋美食推薦(附真實心得與價位)
好啦,重頭戲來了!在「南洋觀光美食街」吃過無數次,踩過雷(很少,但還是有),也挖到不少寶。以下10攤是我和吃貨朋友公認值得排隊、值得回訪的佼佼者!每家我都會說明特色、地點、時間和價位,還有我的真實體驗和一點小抱怨(如果有的話)。
1. 阿娥姨新加坡肉骨茶
介紹: 這是我每次踏進「南洋觀光美食街」的固定起點!阿娥姨是馬來西亞華僑,做的卻是新加坡胡椒風味。湯頭看起來清淡,但一入口,那股濃鬱的胡椒辛香直衝腦門,超級過癮!用的是肋排,燉到筷子一夾就散開,肉質軟嫩入味不死鹹。最讚的是免費續湯(胡椒味會越續越濃),配上一碗油條泡進去吸湯汁... 想到就流口水。提醒: 藥材味比馬來西亞派的淡,喜歡濃鬱藥材香的可能會覺得不夠勁。
地址: 美食街中段,紅色招牌很顯眼。
營業時間: 11:00 - 20:30 (週一休息,別撲空!)
價位:
| 專案 | 價格 (NT$) |
|---|---|
| 肉骨茶 (小) | $150 |
| 肉骨茶 (大) | $220 |
| 油條 | $30 |
| 滷豬腳 | $70 |
| 滷豆乾/滷蛋 | $30/顆 |
我的點法: 大份肉骨茶+油條,兩個人分著吃剛好暖胃開場!$250搞定。
2. 泰象火山排骨鍋
介紹: 這攤是視覺和味覺的雙重震撼!模仿曼谷拉差達火車夜市的超夯名物。巨大的豬龍骨疊成小山,淋上秘製的酸辣醬汁(綠色的,不是紅的!),撒滿香菜、辣椒、蒜末。肉超級多,而且燉得非常軟爛,用筷子或手輕輕一剝就下來。重點是那個醬汁,酸辣夠勁,帶著檸檬香和蒜香,真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辣到噴火也停不下來(所以才叫火山吧!)。份量超大,適合3-4人分享。小抱怨: 有時候醬汁淋得不夠均勻,底下的排骨會比較淡,記得要拌一下!
地址: 靠近美食街後段,有個大象招牌的就是。
營業時間: 17:00 - 00:00 (晚餐宵夜場,白天沒有喔!)
價位: 火山排骨鍋 $580 (份量超級大,建議3-4人)。白飯一碗$20。
Tips: 人少可以問問能不能點小份(我沒試過),或揪多點朋友一起來!辣的後勁很強,記得點杯泰奶解辣。
3. 阮氏河內道地牛肉河粉
介紹: 老闆娘是正港河內人,湯頭是我在臺灣喝過最清甜、最接近河內風味的!用牛大骨、洋蔥、老薑耐心熬煮,清澈見底卻充滿牛骨香氣。生牛肉片在上桌時用滾燙的湯汁澆熟,保持粉嫩口感。搭配的九層塔、檸檬、辣椒、豆芽菜自己加。重點是他們的手打牛丸,彈牙又多汁!河粉是比較細扁的那種,吸飽湯汁超讚。強烈推薦擠點檸檬汁,風味更清爽。
地址: 美食街前段,靠近拱門左手邊第三間。
營業時間: 10:30 - 19:30 (賣完就打烊,牛肉丸常提早賣光!)
價位:
| 專案 | 價格 (NT$) |
|---|---|
| 生牛肉河粉 | $140 |
| 生熟牛肉河粉 | $160 |
| 綜合牛肉河粉 | $180 |
| 單點牛丸湯 | $80 |
4. Mama Kim 檳城炒粿條
介紹: 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的Mama Kim,炒粿條的鑊氣十足!炭火快炒是靈魂,那香氣遠遠就聞得到。配料有臘腸、蝦仁、豆芽、韭菜、雞蛋,還有不可或缺的血蚶(不敢吃的可以提前說不要放)。醬汁是關鍵,黑醬油、甜醬油、辣椒醬的比例調得剛剛好,鹹甜帶微辣,油潤卻不膩口,粿條炒得帶點焦香(鍋巴感超迷人)。提醒: 現炒要等,人多的時候等個20-30分鐘是常有的事(要有耐心!)。味道很重,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略油。
地址: 美食街中段,一個小攤車,看哪裡排隊排最長幾乎就是它了。
營業時間: 12:00 - 20:00 (賣完為止,週末常提早收)。
價位: 檳城炒粿條 $120 (加鴨蛋+$15,更香濃!)
5. 印尼沙嗲王
介紹: 這攤的沙嗲醬是老闆每天現磨花生調製的,超級濃鬱香醇,帶點椰奶甜味和溫和的辛香,沾什麼都好吃!肉串選擇多,雞肉串最嫩最多汁(我的最愛),牛肉串帶嚼勁,豬肉串醃得入味,還有少見的羊肉串騷味不重。串燒本身烤得恰到好處,邊緣微焦。靈魂當然是沾醬,記得一定要把肉串整個浸進去裹滿醬!缺點: 有時候醬給得有點「小氣」,我都會厚臉皮多要一點。
地址: 美食街後段,靠近泰象火山排骨。
營業時間: 15:00 - 22:00。
價位:
| 專案 | 價格 (NT$) | 數量 |
|---|---|---|
| 雞肉沙嗲 | $120 | 6串 |
| 牛肉沙嗲 | $150 | 6串 |
| 豬肉沙嗲 | $120 | 6串 |
| 羊肉沙嗲 | $150 | 6串 |
| 綜合沙嗲 | $140 | (雞/豬各3串) |
6. 小杜麗的椰漿飯 (Nasi Lemak)
介紹: 如果你想體驗最道地的馬來西亞國民早餐(但這裡全天供應),來小杜麗就對了!核心是椰漿飯,米飯用椰奶和香蘭葉一起煮,帶著迷人的椰香和淡綠色澤。旁邊一定會配參峇辣椒醬 (Sambal)、酥脆江魚仔 (小魚乾)、炸花生、切片小黃瓜和半顆水煮蛋。主菜可以選,我推薦仁當咖哩雞 (Rendang Chicken),雞肉燉到軟爛,咖哩濃稠香料味豐富,非常下飯!提醒: 他們的參峇蠻辣的,怕辣的請斟酌加。
地址: 美食街前段,一個藍色招牌的小店面內。
營業時間: 09:00 - 18:00 (週日早上有開,賣完收)。
價位:
| 專案 | 價格 (NT$) |
|---|---|
| 經典椰漿飯套餐 | $110 |
| 加仁當咖哩雞 | +$60 |
| 加咖哩雞腿 | +$55 |
| 加炸雞腿 | +$65 |
| 拉茶 Teh Tarik | $65 |

7. 越式法包 Banh Mi 攤車
介紹: 這是一個阿伯推的攤車,沒有店名,但超級受歡迎!法棍麵包是每天新鮮進的,外皮酥脆到掉渣,內裡柔軟。內餡給得超霸氣:特製豬肝醬、自製越南火腿 (Cha Lua)、滷得超入味的滷肉片、醃紅白蘿蔔絲、小黃瓜、香菜、辣椒(可選)。精髓是那勺自調的美乃滋和幾滴魚露提味。一個下去,口感層次超豐富,酥、軟、脆、嫩、酸、甜、鹹、香全齊了!CP值爆表,吃一個就半飽!缺點: 阿伯心情不好時臉很臭(但東西好吃就算了),還有動作比較慢,趕時間別排。
地址: 通常在美食街中間的十字路口轉角處,一個不起眼的藍色攤車。
營業時間: 大約 11:30 - 18:30 (超隨性,賣完或下雨可能就不來)。
價位: 越式法包 $85 (只賣一種口味,份量足!)
8. 曼谷街頭媽媽麵
介紹: 還原泰國路邊攤那種熱炒媽媽麵的風味!可以選泡麵或寬河粉(我推寬河粉口感更好)。配料豐富,蝦子、花枝、豬肉片、雞蛋、青菜。靈魂在湯頭,用豬骨或雞骨湯底,加上老闆的獨門泰式香料配方,酸辣開胃,湯喝起來很順口。還可以自行調整辣度(請小心泰國小辣椒!)。份量不少,一碗熱騰騰下肚很滿足。小提醒: 跟泰國本地比,酸辣度有稍微調整成臺灣人能接受的程度,重口味者可以要求加酸加辣。
地址: 美食街後段,靠近停車場出口附近。
營業時間: 16:00 - 22:00 (晚上才開)。
價位: 招牌泰式炒媽媽麵/河粉 $130。
9. 蘇丹炸香蕉與點心攤
介紹: 吃了那麼多鹹的,當然要用甜點收尾!這攤是印尼老闆娘經營,專門賣各種南洋風味炸點心。招牌是炸香蕉 (Pisang Goreng),裹上特調的粉漿炸得金黃酥脆,裡面香蕉軟綿香甜。還有賣炸地瓜、炸木薯。另一個驚喜是千層糕 (Kueh Lapis),層層分明,口感紮實帶點Q勁,椰奶和香料味濃鬱。很適合買一盒帶回家配茶。缺點: 炸物偏油,怕油的人可能淺嚐即止。
地址: 美食街中段靠牆邊的一個小攤位。
營業時間: 14:00 - 20:00。
價位:
| 專案 | 價格 (NT$) |
|---|---|
| 炸香蕉 (1份) | $50 |
| 綜合炸物拼盤 | $100 |
| 印尼千層糕(塊) | $45 |
10. 老越咖啡 (越式煉乳咖啡)
介紹: 最後用一杯「老越咖啡」的越式滴漏咖啡 (Ca Phe Sua Da) 收尾最完美!看著深焙咖啡粉在銀色滴漏壺裡慢慢滴入底下厚厚的煉乳,再攪拌均勻倒進滿杯冰塊中。第一口濃鬱強烈,苦甜交織,冰塊融化後層次更均衡。非常提神醒腦,解膩效果一流!老闆堅持用越南進口的咖啡粉,風味很純正。這是逛「南洋觀光美食街」最棒的句點。
地址: 美食街前段,一個小小的咖啡吧檯。
營業時間: 10:00 - 19:00。
價位: 越式冰煉乳咖啡 $80。
我的「南洋觀光美食街」完美行程建議(照著吃不迷路)
第一次來「南洋觀光美食街」一定會眼花撩亂,不知道從何吃起?我用多次踩點經驗,幫你規劃一條順路又能吃遍精華的路線(假設你是下午來,從開胃吃到晚餐):
- 15:00 抵達 & 開胃小吃:
- 停好車(或搭捷運到),從拱門進入「南洋觀光美食街」。
- 第一站: 越式法包攤車 ($85) - 先來個份量實在的法包墊胃(邊走邊吃超方便)。記得去「阮氏河內牛肉河粉」隔壁的小攤買杯甘蔗汁 ($40) 配著喝,清爽解渴!(30分鐘)
- 15:30 南洋風味下午茶:
- 往前走,到「小杜麗的椰漿飯」點一份經典椰漿飯套餐 ($110),體驗馬來西亞國民美食。同時可以請同行夥伴去「老越咖啡」點杯越式冰煉乳咖啡 ($80) 外帶。(40分鐘,內用或找地方坐著吃)
- 16:15 鹹食主攻:
- 往中後段走,目標「Mama Kim 檳城炒粿條」!這時通常還沒到晚餐大排長龍時間,比較快能吃到 ($120)。(排隊+享用約40分鐘)
- 炒粿條隔壁就是「印尼沙嗲王」,點個雞肉沙嗲 ($120/6串) 或綜合沙嗲分享,沾滿濃鬱花生醬!(20分鐘)
- 17:15 晚餐暖身:
- 該來點熱湯了!直奔「阿娥姨新加坡肉骨茶」,點份大份肉骨茶 ($220) + 油條 ($30)。兩個人分著吃,暖胃又滿足。(40分鐘)
- 18:00 重量級登場:
- 這時「泰象火山排骨鍋」也差不多開了。直接點一份火山排骨鍋 ($580)!這個份量絕對夠3-4人分享。記得點幾碗白飯($20/碗)配濃鬱酸辣醬汁。肉食者的天堂!(至少預留1小時慢慢啃骨頭聊天)。
- 19:15 甜點收尾 & 打包:
- 吃飽後慢慢散步回前段。去「蘇丹炸香蕉與點心攤」買份炸香蕉 ($50) 或 綜合炸物 ($100) 當飯後甜點。
- 想帶點伴手禮?隔壁雜貨店有賣各種東南亞零食、泡麵、醬料(推薦買包MAMA泡麵或Bango甜醬油)。最後別忘了去「老越咖啡」再外帶一杯越式煉乳咖啡 ($80) 路上喝或回家享用。
- 約 19:45 心滿意足離開!
這樣一圈吃下來,保證你捧著肚子,滿腦子都是香料味,迫不及待想規劃下次再戰「南洋觀光美食街」!
Q&A 快速解惑
- Q: 什麼時候去「南洋觀光美食街」人最少、最舒服?
- A: 絕對是平日 (週一到週四) 的下午時段 (大約2點到5點之間)!店家幾乎都開了,但人潮還沒湧入,不用排隊,可以悠閒地逛、慢慢吃。避開週五晚上、週六全天和週日下午,人真的爆炸多!
- Q: 適合帶小孩或長輩去逛嗎?
- A: 環境規劃算整齊乾淨,但要留意幾點:1. 路面平坦度不一,部分地方稍有高低差,推嬰兒車或輪椅要小心。 2. 味道普遍較重(香料、魚露),挑食的小孩或吃不慣的長輩可能選擇較受限。 3. 人多時通道較窄且吵雜。建議帶小孩/長輩的話,選平日白天去,並優先選擇有店面的餐廳坐著吃(如阿娥姨肉骨茶、阮氏河粉),會比路邊站食舒適。
- Q: 「南洋觀光美食街」有適合不吃豬肉或素食者的選擇嗎?
- A: 有!但需要仔細找。印尼和馬來料理常用雞肉、牛肉或海鮮。例如:
- 印尼沙嗲王: 雞肉串、牛肉串、羊肉串都不錯。
- 泰式青木瓜沙拉: (這次沒寫到,但很多攤有)通常是素的,記得問店家醬料是否含蝦醬/魚露。
- 咖哩類: 有些店的綠咖哩雞、黃咖哩雞飯不含豬肉。
- 炸物點心攤: 炸香蕉、炸地瓜、炸木薯通常是素的(但裹粉要確認)。
- 海鮮類: 炒媽媽麵可選擇加花枝、蝦子。
- A: 有!但需要仔細找。印尼和馬來料理常用雞肉、牛肉或海鮮。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