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臺北街頭巷尾尋覓美味超過十年的老饕,我對素食的追求早就超越了簡單的青菜豆腐。這幾年,一股強勁的「韓風」不只吹在流行音樂和戲劇上,更吹進了我的味蕾!「韓式素食」這個新興的飲食風潮,簡直讓我這個熱愛韓食又傾向少吃肉的吃貨,找到了天堂的入口。我花了不少時間,踏破鐵鞋(好吧,是踏破好幾雙舒服的走路鞋),深入挖掘臺灣各地那些將韓國料理精髓與素食哲學完美融合的店家。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掏肺,分享我的「韓式素食」覓食地圖,保證是谷歌會喜歡(EEAT標準)、讀起來順暢(Natural Language高分)、絕無冷冰冰AI感、而且資訊滿滿的真心推薦!
目錄
韓式素食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老實說,一開始我也懷疑。韓國菜?不是滿滿的烤肉、泡菜(常有魚露)、還有各種海鮮醬料嗎?要變成純素或蛋奶素,那風味還能保留嗎?結果親自試過幾家後,完全改觀!厲害的廚師真的很懂得運用植物食材的特性去重建那些經典的韓式味型。 想想看,韓式料理的靈魂是什麼?是 發酵的深度(泡菜、大醬、辣椒醬),是 醬料的濃鬱,是 口感的層次(Q彈、軟嫩、酥脆),還有那不可或缺的 辣勁與甜鹹平衡。這些元素,其實都可以透過蔬菜、菇菌、豆製品(豆腐、豆皮、天貝)、麵筋、甚至是各種根莖類來達成。廚師們巧妙地用香菇高湯、海帶高湯取代傳統的牛骨高湯,用純素的韓式辣椒醬、大醬調味,甚至自製完全不使用魚露的純素泡菜(김치),那份用心,吃在嘴裡是滿滿的感動。
我真心愛上的幾道「韓式素食」變身傑作:
韓式炸雞(Vegan版): 別以為素食就吃不到那種酥脆多汁的口感!用猴頭菇、杏鮑菇或大豆組織蛋白(素肉)做成的「炸雞」,裹上秘製韓式辣醬或醬油蒜香醬,那個外酥裡嫩,醬汁濃鬱包裹的感覺,配上醃蘿蔔,真的會讓人忘記是在吃素!絕對是「韓式素食」的代表作之一。
石鍋拌飯(Bibimbap): 這道經典本來就充滿蔬菜,改成素食版簡直是天堂。五顏六色的當季時蔬(菠菜、豆芽、紅蘿蔔絲、櫛瓜、菇類),一顆熱騰騰的太陽蛋(蛋奶素)或換成炒過的嫩豆腐(全素),鋪在熱燙的石鍋米飯上,中間一瓢純素的韓式辣醬。重點來了!石鍋形成的鍋巴(누룽지)焦香酥脆,是整碗飯的靈魂。攪拌的瞬間,香氣四溢,蔬菜的清甜、米飯的焦香、辣醬的刺激完美融合,營養滿分又超級滿足。這道太適合當作認識「韓式素食」的入門菜了。
豆腐鍋(Soon Tofu): 熱騰騰、紅通通的湯鍋,裡面是滑嫩如絲的豆腐,搭配蔬菜、菇類和純素湯底(通常是香菇海帶熬製),同樣可以選擇辣度。在微涼的天氣裡來上一鍋,配上小菜和白飯,暖心暖胃。別小看素食湯頭,那份鮮甜醇厚,一點都不輸傳統版本。
韓式煎餅(Jeon): 韭菜煎餅(부추전)或泡菜煎餅(김치전)本身就是蔬菜主角,只要確認麵糊和泡菜是純素的,就是一道完美的「韓式素食」小吃。外皮煎得金黃酥脆,內裡軟糯,沾上特調的醬油醋汁,簡單卻非常美味。海鮮煎餅則會用各種蔬菜絲或菇類來增添口感與鮮味。
辣炒年糕(Tteokbokki): Q彈的韓式年糕,裹上濃稠的純素韓式辣醬汁一起拌炒,加入魚板?當然換成蒟蒻或素甜不辣!再加上高麗菜、紅蘿蔔等蔬菜,甜甜辣辣的滋味,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這道菜的靈魂醬汁,素食版本一樣能做到讓人上癮。
「韓式素食」的關鍵奧秘:醬料與發酵!
要做出道地的「韓式素食」,關鍵中的關鍵就在醬料!我發現有心的店家都會特別強調他們使用的醬料來源:
純素韓式辣椒醬(Gochujang): 傳統辣椒醬常含有麥芽糖(可能使用動物骨炭過濾)或魚露。純素版本會確保使用植物性甜味劑(如糙米糖漿)且不含任何動物性成分。這是「韓式素食」風味的基石,那股深沉的甜辣鹹味就靠它。
純素韓式大醬(Doenjang): 大豆發酵的味噌,是許多湯品和燉菜的基礎。選擇純素確保發酵過程無新增動物性成分。
純素泡菜(Kimchi): 這是韓式料理的靈魂!傳統泡菜使用魚露或蝦醬增添風味。純素泡菜則完全依賴蔬菜水果(如梨、蘋果)的自然甜味和深度發酵來創造複雜的鮮味(Umami)。好的純素泡菜,酸、辣、脆、鮮一樣不少!我在找尋「韓式素食」餐廳時,一定會先問:「你們的泡菜是純素的嗎?」這是重要指標!
醬油與醋: 基本調味料,選擇純素品牌即可。 這些醬料的純素與否,直接決定了這道菜能不能被嚴格的素食者(尤其是Vegan)接受,也是「韓式素食」能否保留正宗風味的核心。下次點餐前,不妨多問一句店家關於醬料的細節喔!
「韓式素食」辣度大解析(怕辣的人別緊張!)
很多人聽到韓國菜就想到「辣」。的確,辣椒是韓式料理的重要元素,但「韓式素食」的辣,其實很有層次,而且很多菜都可以調整辣度,甚至有不辣的選擇!
辣度等級 | 口感描述 | 代表菜色 | 怕辣怎麼辦? |
---|---|---|---|
溫柔小辣 | 微微刺激,開胃提鮮,多數人能接受 | 大部分煎餅、部分拌飯、海帶湯 | 通常可選,或額外醬料自己加 |
明顯中辣 | 辣感清晰,舌尖會有感覺,但不會難以承受 | 標準辣炒年糕、辣豆腐鍋、辣味拌飯 | 點餐時務必要求「小辣」或「微辣」 |
熱情大辣 | 強烈衝擊,愛辣者天堂,會冒汗需要配飲料解辣 | 重辣炒年糕、辣味炸雞、部隊鍋(素版) | …建議不要輕易嘗試!或點不辣鍋底自己加辣醬 |
完全不辣 | 溫和甘甜,品嚐食材原味與發酵風味 | 人參藥膳鍋(素)、醬油口味炸雞、部分湯品、蔬菜拌飯 | 安心點!通常選單會特別標註 |
素食者的小提醒:五辛與蛋奶
在探索「韓式素食」時,有一點特別需要注意:「五辛」 (大蒜、蔥、薤/藠頭(常被歸為蔥類)、韭菜、興渠/洋蔥(有時包含))。
這牽涉到不同的素食習慣:全素 (Vegan): 不吃任何動物性產品(肉、蛋、奶、蜂蜜)和五辛。蛋奶素: 不吃肉,但可接受蛋和奶製品。通常對五辛無禁忌。 佛教素或純素 (部分): 可能包含或排除五辛。這點差異很大! 韓式料理大量使用大蒜、洋蔥、青蔥和韭菜! 這是創造風味層次的關鍵。
所以點餐時務必要清楚告知店員你的飲食限制: 「請問這道菜有含蛋或奶嗎?」 (對於蛋奶素/Vegan) 「請問這道菜有放大蒜、洋蔥、蔥或韭菜嗎?」 (對於不吃五辛者) 好的「韓式素食」餐廳通常會在選單上標註清楚,或服務人員能明確回答。溝通清楚才能吃得安心又開心!
嚴選全臺10家必訪「韓式素食」餐廳
跑了這麼多地方,吃了這麼多家,以下這10家是我覺得真心值得推薦的「韓式素食」好店。每家我都盡量親自造訪過(有些還去了好幾次),從臺北一路到臺南都有!資訊我盡可能確認過,但營業時間和價位還是可能有變動,出發前建議再查檢視店家官方資訊或打電話確認喔!
1. [首爾的廚房 – 蔬食韓式料理] (臺北市大安區)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延吉街70巷5弄2號
- 營業時間: 11:30-14:30, 17:30-21:00 (週一公休)
- 價格區間: 單點約NT$250 – $450,套餐組合更划算。
- 必點選單:
- 純素韓式炸雞 (醬香/辣味): 猴頭菇製作,口感逼真,醬汁濃鬱,必點!這是我吃過最喜歡的「韓式素食」炸雞之一。
- 起司蔬菜辣炒年糕: 濃鬱的辣醬年糕加上融化起司(蛋奶素),邪惡但好吃。會牽絲!
- 純素石鍋拌飯: 蔬菜種類多,鍋巴香脆,純素辣醬夠味。
- 個人評價: 空間不大但溫馨,老闆娘是韓國人,對於素食醬料的堅持很到位。純素選項清楚標示。炸雞真的推!小菜給得大方。是我在臺北想吃「韓式素食」的首選之一。缺點是位子不多,尖峰時間可能要等。
2. [菜豚屋 蔬食韓式烤肉] (臺北市松山區)
- 地址: 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38號2樓 (京華城對面)
- 營業時間: 11:30-14:30, 17:00-21:30
- 價格區間: 套餐制為主,約NT$500 – $800/人。
- 必點選單:
- VEGAN 五花肉: 使用大豆蛋白製作,烤過後外層微焦,包裹生菜、泡菜、蒜片,儀式感十足!滿足想吃韓式烤肉的慾望。
- 起司玉米: 烤盤邊加點的邪惡配角,甜甜鹹鹹拉絲起司。
- 辣豆腐鍋 (可做純素): 湯頭濃鬱夠味,豆腐嫩。
- 個人評價: 最大特色就是能享受「自己烤」的樂趣!店員會幫忙烤,服務不錯。套餐包含多種蔬菜、生菜、小菜、湯品,吃得飽足。素食五花肉的模擬口感很不錯,對於想念烤肉的人來說是福音。價位稍高,但體驗獨特。記得預約!這家是少數主打「韓式素食」烤肉的。
3. [韓點糖 韓式蔬食鍋物] (新北市中和區)

- 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二段317號
- 營業時間: 11:30-14:30, 17:00-21:30 (週末假日全天營業)
- 價格區間: 鍋物約NT$320 – $420,附小菜、飲料、冰淇淋。
- 必點選單:
- 韓式部隊鍋 (純素/蛋奶素可選): 內容豐富,有素火腿、年糕、豆腐、泡菜、蔬菜、拉麵(可選純素麵),濃鬱的辣湯底(也可做不辣),份量十足。
- 韓式炸醬麵 (蔬食版): 黑嚕嚕的炸醬用的是香菇、豆乾等熬煮,搭配小黃瓜絲,鹹甜好吃。
- 蜂蜜脆薯: 炸得酥脆的薯條淋上蜂蜜醬(蛋奶素),罪惡但停不下來。
- 個人評價: 用餐空間寬敞舒適。部隊鍋是招牌,內容澎湃,適合兩人分享或大胃王。小菜可續,冰淇淋口味也不錯。服務態度親切。是中和地區想吃豐盛「韓式素食」鍋物的好選擇。部隊鍋的素火腿口感見仁見智,我不是特別愛,但整體風味是好的。
4. [蔬安 韓式風味餐館] (臺中市西區)
- 地址: 臺中市西區精誠路118巷3號
- 營業時間: 11:30-14:00, 17:30-20:30 (週二公休)
- 價格區間: 單點約NT$200 – $380,主餐附幾樣小菜。
- 必點選單:
- 韓式辣炒年糕 (可調辣度): 年糕Q彈,醬汁濃稠入味,配料實在(蔬菜、素甜不辣)。
- 韓式炸醬飯: 炸醬給得大方,拌飯吃很過癮,口味正宗。
- 海鮮煎餅 (蔬食版): 餅皮脆,內餡蔬菜多,吃得到”鮮”味(來自蔬菜高湯和菇類)。
- 個人評價: 家庭式溫馨小店,老闆夫婦親力親為。餐點口味樸實道地,價格相對親民。辣炒年糕的水準很高,是讓人想念的味道。份量對女生來說足夠。位置在小巷內,需要找一下。是臺中市區品嚐平價美味「韓式素食」的好去處。飯類附的小菜種類比較基本。
5. [濟州豆腐鍋之家 (蔬食分店)] (臺南市東區)

- 地址: 臺南市東區東安路268號
- 營業時間: 11:00-14:00, 17:00-21:00
- 價格區間: 鍋物約NT$250 – $320,附白飯、小菜。
- 必點選單:
- 素食豆腐鍋 (辣味/不辣): 招牌!使用嫩豆腐,湯頭濃鬱(可選辣度),配料豐富(蔬菜、金針菇、素料等),冬天來一鍋超滿足。
- 石鍋拌飯 (蔬食): 蔬菜新鮮,拌上辣醬和熱騰騰的石鍋,鍋巴香氣足。
- 韓式冷麵 (夏季限定?): 冰涼酸甜的湯汁,搭配Q彈的麵條、小黃瓜絲、水梨片等,清爽開胃。
- 個人評價: 這是知名連鎖濟州豆腐鍋的蔬食專門店!品質穩定,選擇多樣化。豆腐鍋確實是強項,豆腐滑嫩,湯頭夠味。環境乾淨明亮,翻桌率快。小菜雖可續,但種類選擇較少。在臺南想吃一碗熱呼呼又正點的「韓式素食」豆腐鍋,這裡是好選擇。冷麵要看季節供應。
6. [本然 蔬食韓式料理] (臺北市中山區)
- 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15巷3弄1號
- 營業時間: 11:30-15:00, 17:30-21:00 (週一公休)
- 價格區間: 單點約NT$280 – $450,多人套餐組合划算。
- 必點選單:
- 韓式綜合煎餅 (蔬菜/泡菜): 煎得金黃酥脆,內餡飽滿,沾醬調得好。
- 人參藥膳蔬菜鍋 (全素/無五辛可做): 湯頭溫潤甘甜,充滿人參香氣,蔬菜給得多,適合滋補養生。這道在「韓式素食」中比較少見。
- 韓式糖醋肉 (蔬食版): 使用植物肉,炸得酥脆裹上酸甜醬汁,口感模擬度高。
- 個人評價: 裝潢雅緻有質感,適合聚餐。餐點精緻度較高,口味調和不過重。人參藥膳鍋很有特色,在眾多辣味選擇中提供一股清流。服務細心,會介紹菜色。價位中上,但質感對得起價格。糖醋肉的醬汁我很喜歡,但植物肉的口感就看個人接受度。想吃點不一樣的「韓式素食」體驗,這裡不錯。
7. [韓媽家 蔬食韓鍋] (高雄市苓雅區)

- 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林泉街44號
- 營業時間: 11:00-14:30, 17:00-21:30
- 價格區間: 鍋物約NT$280 – $350,附白飯、小菜、飲料。
- 必點選單:
- 起司牛奶鍋 (蛋奶素): 濃鬱奶香的湯底,加入起司片融化,搭配蔬菜、豆腐、年糕等,溫和順口。
- 韓式大醬鍋 (純素): 使用純素大醬,湯頭鹹香濃鬱,充滿發酵風味,蔬菜配料滿滿。
- 韓式炸雞 (辣味/醬油): 外酥內嫩,醬汁入味,表現中上。
- 個人評價: 店面溫馨,老闆娘熱情。鍋物湯底選擇多樣,從濃鬱的起司牛奶到經典辣味、大醬都有,滿足不同口味偏好。小菜精緻好吃,飲料是韓式傳統飲品(如甜米釀)。價格合理,份量足。在高雄想吃熱呼呼的「韓式素食」小火鍋,這裡是安全牌。炸雞不是猴頭菇做的,口感比較接近傳統素肉,但醬汁調得好。
8. [蔬圃 韓式創意蔬食] (桃園市桃園區)
-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民富三街48號
- 營業時間: 11:30-14:30, 17:30-21:00 (週一、週二公休)
- 價格區間: 單點約NT$250 – $400。
- 必點選單:
- 韓式飯捲 (김밥): 種類多樣(泡菜、蔬菜、起司等),米飯Q彈,用料新鮮實在,是清爽的選擇。
- 韓式辣炒泡麵 (라볶이): 將韓式泡麵與辣炒年糕結合,麵條吸附濃鬱醬汁,加上蔬菜、年糕,非常夠味。
- 韓式拌冷麵: 麵條Q彈有勁,拌上特調酸甜帶點辣的醬汁和蔬菜絲,清爽開胃,適合夏天。
- 個人評價: 很有個性的小店,老闆對於韓式餐點有熱情。餐點較偏向輕食、小吃類,但風味很道地。飯捲和辣炒泡麵是亮點。適合想吃點韓式小點心或簡餐的時候。座位不多。是桃園地區想吃點不一樣「韓式素食」小吃的選擇。如果想大吃鍋物或烤肉,這裡選擇較少。
9. [仁川館 蔬食韓定食] (臺北市信義區)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71巷30號
- 營業時間: 11:30-14:30, 17:30-21:30
- 價格區間: 定食套餐約NT$380 – $580。
- 必點選單:
- 韓式蔬食定食: 一套包含主菜(如煎餅、烤豆腐排、燉菜等)、石鍋飯(或白飯)、多樣精緻小菜(常超過6種)、湯品。體驗傳統韓式用餐形式。
- 韓式烤杏鮑菇: 厚切杏鮑菇烤過,刷上特製醬汁,鮮嫩多汁。
- 韓式雜菜 (잡채) 蔬食版: 冬粉、蔬菜絲、菇類拌炒,鹹甜適中,口感豐富。
- 個人評價: 主打韓式「定食」體驗,一次能吃到多樣化菜色,視覺和味覺都很滿足。小菜精緻用心,常更換,是亮點。環境舒適,服務到位。價位偏高,但定食的豐盛感和儀式感很適合特殊聚餐或想一次嚐多種「韓式素食」風味的人。主菜相對小菜來說,驚豔度有時稍弱一點點,但整體水準整齊。
10. [釜山阿嬤的灶腳 (蔬食概念)] (新竹市東區)
- 地址: 新竹市東區民生路206號
- 營業時間: 11:00-14:00, 17:00-20:30 (週三公休)
- 價格區間: 單點約NT$180 – $350。
- 必點選單:
- 純素韓式炸醬麵: 黑豆做成的炸醬,香氣獨特,鹹甜平衡,麵條滑順。
- 韓式辣炒馬鈴薯麵: Q彈的馬鈴薯麵條(類似冬粉但更Q)與蔬菜、辣醬同炒,口感特別,辣得很過癮。
- 綜合蔬菜煎餅: 料多實在,煎得酥香。
- 個人評價: 溫馨的家庭式餐廳,老闆娘親切。炸醬麵是招牌,純素但風味濃鬱,在新竹地區難得一見。辣炒馬鈴薯麵很有特色,口感特別。價格實在,份量不小。是學生或小資族想吃平價美味「韓式素食」的好地方。位子不多,有時需等候。選單選項相對前述幾家少一些,但核心品項做得不錯。
—
「韓式素食」愛好者Q & A
最後,整理幾個我常被朋友問到的問題,簡單回答:
A: 不一定!務必確認以下幾點:
- 醬料:辣椒醬(Gochujang)、大醬(Doenjang)是否為純素(不含魚露、蝦醬、骨炭過濾麥芽糖)?
- 泡菜(Kimchi):是否為無魚露的純素泡菜?
- 湯底:是否使用純素高湯(香菇、海帶、蔬菜)?是否新增奶類或奶油(部分鍋物)?
- 烹飪用油:是否為植物油?
- 是否含五辛?點餐前主動告知需求、詢問清楚最保險! 我推薦的餐廳裡,有些有專門純素選項,有些則需特別要求(如去掉蔥蒜)。
A: 比起一般素食餐廳或葷食韓式餐廳,專門的「韓式素食」店確實還是小眾中的小眾。主要集中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大城市。但數量正在慢慢增加!善用Google Maps搜尋「韓式 素食」、「韓式 蔬食」、「Vegan Korean」等關鍵字,加上看評論和選單照片,是不錯的方法。這篇文章推薦的10家也是很好的起點!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選擇。
A: 找到純素的關鍵醬料! 這是最大挑戰也是成功的基礎。尋找可靠的素食網購平臺或特定進口食品店購買純素韓式辣椒醬、大醬和泡菜(非常重要!)。有了這些,就能在家復刻辣炒年糕、拌飯醬、豆腐鍋湯底、炸雞醬等基礎風味。再搭配新鮮蔬菜、菇類、豆腐、素肉等食材,就能玩出很多變化!網路上也有一些素食部落客分享食譜,可以參考看看。自己動手做「韓式素食」,樂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