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剛從熱烘烘的廚房鑽出來,手上還帶著點蒜頭味兒。今天晚餐的主角?當然是那一把翠綠欲滴、捲鬚亂翹的龍鬚菜啊!說真的,以前總覺得這菜看起來有點怪,像一堆糾纏不清的綠色電話線(笑),但自從被阿嬤逼著吃過一次她炒的,完全改觀!那股爽脆,那股獨特的清香,拌著豬油香... 嘖,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後來自己學著做,失敗了幾次,要不炒太老變橡皮筋,要不就水水的沒味道,搞得我很火大。現在嘛,總算有點心得了,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掏肺聊聊這道簡單卻不簡單的炒龍鬚菜,分享我一路跌跌撞撞學來的門道。
目錄
龍鬚菜?它到底是何方神聖?
第一次在菜攤看到它,我跟老闆說:「老闆,我要買那個...那個...很多鬚鬚的菜!」老闆哈哈大笑:「少年吶,這叫龍鬚菜啦!佛手瓜的嫩苗啦!」喔!原來如此!我一直以為佛手瓜只有那顆長得像手一樣的果實能吃,沒想到它的嫩藤蔓才是寶!難怪又叫「佛手瓜苗」或「合掌瓜苗」。
這傢伙長得確實很有個性,翠綠的主莖上分岔出細細的捲鬚(就是這些鬚讓它得名),葉子小小的。重點是它超級嫩!新鮮的龍鬚菜莖一掐就斷,嫩得不得了。季節對了(通常是夏天到初秋),產量超大,價格也親民,根本是家庭煮夫煮婦的好朋友。
別小看它!營養價值高得嚇人!
別看龍鬚菜好像只是盤青菜,它的營養可一點也不馬虎。我特別去找了資料(為了說服我家挑食的那位多吃點青菜),發現它真是個寶藏:
營養素 | 含量與好處 | 我的有感心得 |
---|---|---|
膳食纖維 | 高! 幫助腸胃蠕動,嗯嗯順暢。 | 吃了真的有感,尤其如果前一天大魚大肉,隔天炒一盤,腸胃舒服很多。 |
維生素A & C | 豐富! 顧眼睛、抗氧化、增強免疫力。 | 吃起來感覺很「乾淨」,身體沒負擔,尤其夏天沒胃口時,炒一盤很開胃。 |
鉀 | 含量高,有助調節血壓。 | 家裡長輩喜歡,說吃起來身體比較不會浮浮的(他們的意思應該是消水腫)。 |
鈣、鎂 | 也有一定含量,對骨骼、神經肌肉有益。 | 就當作吃綠色蔬菜的附加好處囉! |
總之,炒龍鬚菜絕對是美味與健康兼顧的聰明選擇!難怪阿嬤老是說:「多吃點『龍鬚』,身體勇健啦!」(台語)
市場挑菜眉角多!新鮮才是王道
要炒出一盤好吃的龍鬚菜,第一步絕對是挑對菜!我可是繳了不少學費(買到又老又韌的,炒完咬不動只能倒掉... 心痛)。分享一下我的挑選心法:
- 看顏色: 要選那種鮮豔、飽和的翠綠色,千萬別挑葉子黃黃、莖部黯淡無光的,那表示老了或不新鮮。梗的部分帶點嫩綠色最好。
- 摸質地: 關鍵! 用手輕輕折一下菜梗末端(不是掐斷整根喔),如果感覺很脆、一下子就斷了,而且斷面是水嫩嫩的,那就對了!如果折下去軟軟的、韌韌的,甚至要出點力氣才斷,或是折下去發現裡面纖維很粗(像乾掉的草梗),拜託,放下它!這種炒出來保證讓你嚼到懷疑人生。
- 看鬚鬚: 捲鬚要看起來有生氣,捲曲有彈性。如果鬚鬚都乾癟癟、軟趴趴甚至發黑,那也別考慮了。
- 聞味道: 新鮮的龍鬚菜有一種很清新的青草香,淡淡的。如果有怪味、水味或爛葉味,絕對不行。
記住,龍鬚菜非常嬌嫩,放久了很容易變老變黃。最好當天買當天炒,放冰箱也別超過兩天。相信我,新鮮度差一點,成品口感差超多!有時候市場的阿桑會把比較粗的梗分開賣便宜一點,我試過... 嗯,除非你很會處理,否則還是買嫩的吧,省得麻煩。
前置作業不可少!處理對了才爽脆
菜買回來了,別急著下鍋!前置處理超級重要,直接影響你炒出來是「翡翠」還是「橡皮筋」。這步驟我曾經很偷懶,結果... 唉。
- 清洗:重中之重! 龍鬚菜因為結構特殊(一堆捲鬚和嫩葉),很容易藏泥沙和小蟲子(別怕,有機的難免)。我的方法是:
- 先準備一大盆清水。
- 把菜放進去,像洗衣服一樣輕輕地攪動、晃動,讓水流帶走雜質。別用力搓揉,會傷到嫩葉。
- 撈起來,換一盆乾淨的水,再洗一次。重複個2-3次,直到水底沒有沙粒。(我有次偷懶只洗一次,結果吃起來沙沙的,整盤報銷,被家人唸爆)
- 摘除老梗: 這是讓口感一致的關鍵。拿起一根菜,從尾部(切斷的那端)開始,用指甲輕輕掐一下梗,從掐得斷的地方開始,往根部方向掐,直到掐不動的地方(通常過了一個節點就變硬了),就把掐不動的根部那段折掉丟棄。只留下嫩綠、能輕易掐斷的部分。別捨不得!硬梗吃起來很掃興。
- 切段與檢視: 處理好的嫩莖和葉子,用手隨意折成適口長度,大約5-7公分左右。折的時候順便再快速檢查一下有沒有漏網之魚的老梗混在裡面。重點提示: 有人會把捲鬚去掉?拜託不要!鬚鬚是最嫩最好吃的部分之一,帶著炒口感才豐富!除非鬚鬚真的看起來很老。
處理乾淨的龍鬚菜,瀝乾水分備用。記住,盡量瀝乾一點,等等下鍋才不會變水煮菜。
我的百搭基礎款:蒜香清炒龍鬚菜
好啦,終於要進廚房實戰了!先來分享我最常做、最簡單也最經典的「蒜香清炒龍鬚菜」。這道看似簡單,但要炒得青翠、爽脆、入味,幾個小細節要注意,都是我踩雷後的血淚教訓。
項目 | 內容 | 我的私房備註 |
---|---|---|
食材 | 龍鬚菜: 1大把 (處理後約300-400g) 大蒜: 3-4瓣 (愛吃蒜的多放點!) 食用油: 1.5-2大匙 (我愛用豬油!香!用植物油也可) 鹽: 適量 (約1/2 ~ 3/4茶匙,邊調邊試) 米酒或水: 1大匙 (嗆鍋用,增香去澀) (可選) 糖: 一咪咪 (提鮮,平衡鹹味) (可選) 白胡椒粉: 少許 (增香) |
豬油炒真的香很多!用炸豬油剩下的豬油渣一起炒,更邪惡更香。 蒜末切細一點比較容易炒出香味,也避免吃到太大塊的生蒜。 米酒我用過紹興和料理米酒,覺得差異不大,重點是那一下「嗆」的動作。 |
做法 | 1. 備料: 大蒜拍扁去皮,切末或切粗粒(喜歡蒜味的切末)。龍鬚菜處理洗淨瀝乾,折/切成適口長度。 2. 爆香: 鍋燒熱,倒入油(中大火)。油溫升高後(看到微微波動或放一點蒜末下去會快速冒泡),放入蒜末爆香。關鍵: 炒到蒜末邊緣開始變金黃,香味撲鼻時就要進入下一步了!千萬別炒焦,焦了會苦! 3. 下主菜快炒: 立刻將處理好的龍鬚菜全部倒入鍋中!迅速翻炒! 讓每一根菜都沾到油和蒜香。這時鍋子會降溫,別怕。 4. 嗆鍋提香: 沿著鍋邊淋入那一大匙米酒(或水),立刻會聽到「滋~~~」的響亮聲音,香氣衝上來!這是讓炒龍鬚菜香味層次提升的秘訣!持續快速翻炒。 5. 調味: 翻炒約1分鐘後,看到菜體顏色變得更翠綠,體積稍微縮小(但還是挺立的),這時加入鹽(和可選的糖、白胡椒粉)。 6. 炒勻起鍋: 繼續快炒約30秒到1分鐘,直到鹽融化,菜體均勻入味。重點: 看到菜葉變軟、梗還保持著鮮綠脆度就要立刻關火!千萬別炒過頭! 餘溫還會繼續讓它熟一點點。 7. 盛盤: 馬上把菜盛到盤子裡,不要悶在鍋裡!這樣才能保持漂亮的綠色和爽脆口感。 |
|
成功關鍵 | 鍋要熱、油要夠: 這是快炒青菜不變的鐵則,幫助快速煮熟鎖住水分和顏色。 大火快炒: 從下菜到起鍋,全程保持中大火以上,動作要快。 絕不過熟! 寧可起鍋時感覺還有一點點生(因為餘溫),也不要炒到變黃變軟爛。脆口是炒龍鬚菜的靈魂! 瀝乾水分: 菜洗好一定要盡量瀝乾,否則下鍋會變「煮」菜。 嗆酒/水時機: 在菜下鍋翻炒幾下後立刻嗆,激發香氣,也能帶點蒸氣幫助快熟。 |
這款基礎的蒜香清炒龍鬚菜,吃的是食材本身的清甜和鍋氣,百吃不膩。配飯、帶便當都超讚。
變化無窮!我的私房龍鬚菜進階吃法
只會清炒?那太可惜了!龍鬚菜的清爽口感和獨特地貌,其實很適合跟很多食材搭。來聊聊我玩過、覺得不錯的組合:
怎麼做? 蒜末爆香後,先加入1-2大匙的破布子(連一點湯汁)炒香,再下龍鬚菜快炒。鹽可以減量甚至不放,因為破布子本身有鹹度。最後加點米酒嗆鍋一樣不能少。這組合的鹹香甘甜,層次豐富,保證你一試成主顧!
(小提醒:破布子本身鈉含量不低,要注意整體鹹度喔!)
做法: 蒜末爆香後,加入一小把泡過水稍瀝乾的小魚乾和一點點豆豉(豆豉別太多,會搶味),炒出香味(小魚乾有點金黃)。一樣接著下龍鬚菜快炒、嗆酒、調味。豆豉的醬香和小魚乾的鮮味,讓整盤菜超下飯!
(豆豉記得稍微切碎一點,比較容易散佈均勻)
做法: 蒜末爆香後,加入一大匙櫻花蝦(不用泡),快速炒出香氣(注意別燒焦)。緊接著下龍鬚菜翻炒、嗆酒、調味。起鍋前撒點白胡椒粉更對味。櫻花蝦的鮮香和龍鬚菜的脆甜,絕配!宴客也很體面。
(櫻花蝦本身有鹹度,鹽記得減少)
做法: 我會先用一點醬油、米酒、太白粉抓醃一下肉絲(豬肉或雞肉都行)。鍋燒熱,油多一點,先下肉絲炒到變色約8分熟,盛起備用。原鍋補點油(如果需要的話),爆香蒜末,下龍鬚菜快炒,嗆酒,炒到菜快熟時,把肉絲倒回去,加鹽(或一點點蠔油)調味,快速拌炒均勻即可起鍋。有肉有菜,營養滿分。
做法: 蒜末爆香後,加入1小匙沙茶醬(品牌隨喜,我愛用牛頭牌),炒出香味。立刻下龍鬚菜快炒,嗆酒。因為沙茶醬本身有鹹度也有油,鹽要斟酌放或不放,可以加一點點糖平衡。非常夠味,超級下飯!
(沙茶醬容易燒焦,火候要注意)

炒龍鬚菜失敗?我踩過的雷幫你避開!
誰沒失敗過?我最常遇到的幾個慘劇,分享給你,希望你不要重蹈覆轍:
雷區一:菜炒完又老又韌像橡皮筋
原因: 1)菜本身不新鮮、太老。2)炒過頭了!3)挑菜時老梗沒處理乾淨。
解法: 嚴格挑選嫩菜、徹底摘除老梗、大火快炒、掌握起鍋時機(寧生勿爛)! 看到整體變軟綠就差不多該關火了。
雷區二:炒出來黑黑黃黃,不綠
原因: 1)炒太久(過熟)。2)鍋不夠熱,菜下鍋悶煮變黃。3)蓋了鍋蓋悶到它。
解法: 保證鍋熱油熱、全程開蓋大火快炒、縮短烹調時間。炒好立刻盛盤散熱。
雷區三:整盤水水的,沒鍋氣
原因: 1)菜洗好沒瀝乾,帶水下鍋。2)火不夠大,變成「煮」菜而不是「炒」菜。3)鹽太早放,逼出菜的水分。
解法: 菜一定盡量瀝乾!開足夠大的火!鹽在菜快熟時再下。
雷區四:味道不夠,感覺很平淡
原因: 1)鹽放太少或太晚放,沒炒勻。2)蒜爆得不夠香,甚至炒焦變苦。3)少了「嗆鍋」提香的步驟。
解法: 蒜末爆到金黃邊緣就要下菜(別焦)!記得沿鍋邊嗆米酒或水!最後調味時可以試試加一小撮糖(真的只是一咪咪)提鮮。味道不夠?起鍋前還可以補一點點鹽。
Q&A:關於炒龍鬚菜,你可能想問的...
最後,整理幾個我自己以前疑惑過,或者朋友常問我的問題:
Q1:龍鬚菜需要先汆燙嗎?我看有些人會燙過再炒。
A: 我自己是堅決反對先汆燙派的!原因很簡單:
- 口感變差: 汆燙過再炒,很難保持那種爽脆感,容易變得軟趴趴。
- 營養流失: 水溶性維生素會流失到水裡。
- 麻煩: 多一個步驟還要多洗一個鍋子... 何必呢?
除非你買到的菜真的比較老,擔心直接炒不熟,那可以快速汆燙個10-15秒(水滾後下菜,水再次滾就撈起),而且要立刻沖冷水降溫保持翠綠,然後徹底瀝乾再炒。但我真心建議,挑嫩菜、大火快炒,效果最好!炒龍鬚菜就是要吃那個鑊氣和鮮脆!
Q2:外面賣的炒龍鬚菜為什麼常常看起來油油亮亮,自己炒的比較乾?
A: 餐廳為了賣相好看和快速起鍋,通常油量會放得比較多,這是關鍵之一。另外,他們的爐火火力比家裡瓦斯爐強很多,能瞬間鎖住水分,菜看起來就更油亮。家裡炒,油可以比平常炒菜多放半匙到一匙(尤其用不沾鍋的話),確保每根菜都有沾到薄油。還有,起鍋前可以沿著鍋邊再淋一點點「明油」(就是乾淨的食用油),快速拌一下,也能增加油亮感。不過,健康考量,我自己是覺得家裡炒的清爽版本也很好吃啦!
Q3:龍鬚菜除了炒,還能怎麼吃?
A: 當然可以!它的嫩莖葉其實蠻適合其他做法的:
- 汆燙涼拌: 雖然我不愛先燙再炒,但單純涼拌就很讚!水滾後把處理好的龍鬚菜放進去,燙約1分鐘左右(視嫩度),撈起沖冷水或泡冰水降溫,擠乾水分。拌入蒜末、醬油、一點點糖、烏醋、香油,喜歡辣的加點辣油或生辣椒末,清爽開胃!夏天必備!
- 煮湯: 很簡單!清湯(像是雞湯、排骨湯)煮好後,熄火前把龍鬚菜丟進去,用餘溫燙熟即可,保持翠綠和口感。味道清甜。注意: 別煮太久!
- 做烘蛋: 把汆燙過並切碎的龍鬚菜拌入打勻的蛋液中(加點鹽、白胡椒粉),像煎菜脯蛋那樣煎成烘蛋,也不錯吃。
- 煮粥: 白粥煮好後,加入切碎的龍鬚菜稍微滾一下,加點鹽和香油,就是營養的青菜粥。